第十七章該植樹了-《我繼承了沙漠農場》
第(2/3)頁
“我那有那本事給你提供材料和機器啊,我只是個普通的地球人。”
“再說了,讓你把西北地區(qū)的自然氣候改造,豈不是丟了西瓜撿芝麻。”
西北地區(qū)的瓜果之所以名滿天下,正是因為其特殊的自然氣候,巨大的晝夜溫差有利于瓜果積累糖分,而且會使病蟲難以生存。
所以西北地區(qū)的瓜果又香甜,品相又好,一旦運到內地,往往是水果店的上品。
來到水龍頭的開關處,高恒一邊放水澆田,一邊想如何才能既簡單又便宜的減少水分蒸發(fā)。
見到月光下農場建筑物的影子遮蔽了瓜田后,高恒忽然靈機一動。
“有了,我在農場里種上樹,有樹蔭遮蔽,作物就不至于蒸發(fā)太劇烈。”
這確實是個好主意,在內地很多地方的農田也如高恒所想,在田地四周都種上大樹。
可惜小草帽立馬就給高恒潑了一盆冷水。
【農場周圍農田土質松軟,屬于半荒漠化地區(qū),尋常樹木很難成活。】
“沒事,我華國早就在荒漠植樹造林了,如果搞幾百株胡楊、梭梭樹,我的農場絕對能綠樹成蔭。”高恒滿臉自信道。
改造荒漠,植樹造林,在這項事業(yè)上,華國可謂走在世界的最前沿。
要是連華國的胡楊、梭梭樹都沒辦法種下,恐怕高恒只能求助小草帽拿出超級科技改造大樹了。
【我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到了胡楊樹和梭梭樹的價格,若宿主購買二百株樹苗,要支付最少兩萬元。】
【若宿主移植成樹,要花費的代價將超過二十萬元甚至更多。】
“不要擔心,有人會幫我搞到的。”高恒會心一笑。
他想到了甘州大學的朱志明,身為植樹造林的前線,甘州大學一定有很多耐旱樹苗,讓朱志明幫忙,從甘大搞一批樹苗應該不難,大不了高恒出幾千公關費。
第二次灌溉很快就結束了。
有溫潤灌溉技術在,水資源會精準地輸送到農作物的根部。
看著五百畝瓜田上露出翠綠的瓜藤,高恒的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最艱難的時間已經渡過,接下來只需要等待西瓜開花,結果。
高恒就可以躺著數(shù)錢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