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聞到食物的香味,兩個小家伙一骨碌爬起來,直勾勾的盯著林旭手中的盤子。 等林旭將手中的盤子放下,兩只貓貓立馬湊過來,腦袋往盤子里一扎,開始干飯。 一旁的沈佳悅拿著手機開始拍攝,順便發到了個人動態中: “兩個干飯的小可愛,你們猜它倆誰的飯量大?” 從體格上來看,英短天生就比田園奶牛貓更肥碩,加上喬治體格還沒完全發育好,所以兩個小家伙的區別還是挺大的。 但飯量的話,此時的喬治卻比墩墩能吃。 現在是喬治的成長期,是貓的一生中飯量最高的階段。 等身體停止發育,飯量也會下降,進入到一個平穩狀態。 網友們紛紛過來留言: “這一看就是墩墩啦,那么肥美,看起來就想挼。” “對啊,每次見到墩墩就想揉巴它。” “錯了兄弟們,現在最能吃的應該是喬治,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的定律,可不僅僅適用于人類,也適用于所有哺乳動物。” “不是吧,喬治看起來比墩墩小兩號啊。” “貓的成長期是很能吃的,這段時期的營養,也決定了貓貓這輩子的最終體格和身體發育情況。” “哇哦,學到了學到了,請問在哪能領貓啊?” “……” 等兩只貓吃完,林旭端著盤子回到樓上,洗刷干凈后,繼續回廚房忙活。 快四點的時候,小廚房里已經架好了拍攝設備,林旭將食材準備妥當,讓沈佳悅開機,拍攝。 這道小吃用的食材倒是不復雜,有成品麻豆腐、干黃醬、青豆、雪里蕻、熟羊尾油,大蔥、醬油、韭菜、干辣椒段……都是平時家里吃飯能用到的。 林旭先把雪里蕻淘洗幾遍,擠干水份,用菜刀切成小粒。 腌制的雪里蕻比較咸,腌漬發酵的味道也比較重,所以要在水中多浸泡清洗幾次,這樣咸味淡,吃起來的口感也更加爽脆。 雪里蕻準備妥當,又將準備好的韭菜切成韭菜碎,量不用太多,一大撮就行。 接著他往碗中放入一些干黃醬,倒入黃酒,用勺子慢慢澥開。 干黃醬是做炒麻豆腐必不可少的配料,也是麻豆腐好吃的關鍵。 澥干黃醬的步驟對林旭來說并不陌生,之前做炸醬的時候,就有類似的步驟。 黃酒澥開的干黃醬在熱油中烹炒,酒精會迅速揮發,而在揮發的過程中,干黃醬中發酵的怪味也會被帶走。 這樣炒出來的醬更香,更鮮,吃起來更美。 好吃的麻豆腐一定要有醬香味,可惜現在的飯店講究效率,根本做不出這種味道,也就一些上了歲數的老人,知道麻豆腐的做法。 具體的做法其實并不難,就是費功夫。 好吃的麻豆腐需要在鍋里不停的咕嘟半小時左右,整個流程和制作時間跟炸醬差不多,年輕人沒這功夫做,也就退休在家的老人家,才能有這個閑工夫。 干黃醬澥開后,林旭又將熟的羊尾油切成丁,放在碗中備用。 生的羊尾油膻味重,在水中煮一下,膻味會減輕很多,同時油脂的香味也更加濃郁。 這一步不能省材料,要多切一點,而且最好全是肥的,這樣做出來的麻豆腐吃起來更油潤,香味也更充足。 接著將整包裝的麻豆腐倒出來,方便炒制。 麻豆腐有股發酵的怪味,同時還有豆腥味,不喜歡的人會避之不及,而喜歡的人則吃不夠,甚至還會覺得味道太淡,主動往麻豆腐里面加一包豆汁,讓味道更加濃郁。 忙完這些,林旭又將青豆焯一下水,去掉豆腥味。 準備工作全部結束,他架上油鍋,開始制作。 麻豆腐容易粘鍋,在做這道菜之前,要先進行滑鍋,滑鍋結束后,往鍋里加入一大勺植物油。 先燒熱,把植物油的鮮味燒出來,接著將切好的羊尾油倒進鍋里,小火炸制。 這個步驟不能著急,得小火慢炸,讓這些脂肪粒中的油脂吐出來,這樣鍋里的油就成了葷素兩摻的調和油。 這其實是川菜的烹飪理念,用素油加豬油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提升菜品的香味和油脂感。 所謂素油加豬油,越吃越上頭,說的就是川菜葷素調和油的妙用。 而今天的麻豆腐,用的葷油不是豬油,而是羊油。 沒多久,鍋里的那些肥肉丁就表面微微發黃,體積開始縮水,這是油脂被炸出來的表現。 為了讓香味更加迷人,林旭此時將切好的蔥花倒進鍋里,跟肥肉丁一塊兒在鍋里炸制。 “嚯,素油加羊油再加蔥油,這香味真是沒得說。” 莊一舟今天跟林旭一塊兒拍攝,看到這做法,對麻豆腐充滿了期待,他女朋友是京城人,經常能吃到這道小吃,但林旭這種素油+羊油+蔥油的做法,卻沒見過。 林旭一邊用小火在鍋里熬一邊說道: “麻豆腐有怪味,所以要用混合油壓一下。” 等鍋里的蔥花和肥肉丁全都變成焦黃色,將澥開的干黃醬倒進鍋里,開始炒制。 炒的過程中,要不停的用勺子推鍋底,防止干黃醬糊鍋。 此時的鍋里油多醬少,干黃醬很快就被炒出了香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