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行,等會兒就開始做,晚飯大姑和姑父要來,飯菜得準備豐盛一些。” 沉佳悅問道: “旭寶,豆腐里釀肉餡的菜叫什么名字啊?” “名字很多,魯菜中叫豆腐箱子、川菜中叫懷胎豆腐,粵菜叫釀豆腐,淮揚菜叫鏡鑲豆腐……做法大同小異,是一道高檔的宴席菜。” 雖然大體上是一類菜品,但做法上,不同的菜系有著不同的形式。 相對來說,粵菜中的釀豆腐最家常,豆腐切成塊,用勺子把中間挖空,再釀入肉餡,直接上鍋蒸制,蒸好再淋點湯汁,這就行了。 講究點的,會在釀肉餡時,用蛋黃或者鵪鶉蛋封在肉餡上,這樣肉更嫩,視覺上的效果也更好。 在粵菜領域,這就是一道源自客家的家常菜,沒啥難度。 而川菜的懷胎豆腐,需要小心將豆腐表面掏出一個完整的蓋子,接著將里面的多余的豆腐先挖出來,釀入肉餡,再將蓋子蓋回去,讓豆腐保持原樣。 從賣相上來說,比粵菜更漂亮,而且咬開豆腐吃到肉餡,讓人有種驚喜感。 但這些做法中,淮揚菜的鏡鑲豆腐才是天花板級別。 鏡鑲豆腐,也叫鏡箱豆腐,是把豆腐做成箱子的造型,開口的一面要跟箱子的蓋一樣,可以輕輕打開。 打開后,才能往里面放肉餡。 這個比較考驗功夫,尤其是豆腐軟軟的不好下手,對刀工的要求就更高了。 但越是這樣,就越鍛煉手藝,加上豆腐成本不高,不管凋刻成什么樣子都不耽誤吃,所以烹飪學徒,基本上都用豆腐練習過刀工。 下午四點,林旭再次回到廚房,開始做大姨子點名要吃的鏡鑲豆腐。 他先拿來一塊前腿肉,按照三分肥七分瘦的比例剁成肉餡,剁好盛到盆里,加入蔥姜鹽水、花椒水、生抽、老抽、雞蛋清等調味品,開始攪打,讓肉餡上勁兒。 等肉餡調好,蒙上保鮮膜放進冰箱冷藏室進行腌制。 趁著這個功夫,將豆腐拿過來,先片掉豆腐上面的老皮,再切成比麻將略大的豆腐塊,在鹽開水中浸泡了十來分鐘。 之所以要在熱水中浸泡,是為了去除豆腐的豆腥味,同時在鹽水中浸泡一下,能讓豆腐的口感更加軟嫩。 但這樣做,也會增加豆腐改刀的難度。 不過林旭藝高人膽大,只要能提高味道和口感,刀工上的些許難度,他并不在意。 豆腐泡好撈出來進行控水,順便將腌好的肉餡端過來,切點馬蹄碎和蝦仁加進去,攪拌均勻,再準備點淀粉水,開始制作。 林旭將一塊豆腐托在手中,另一手拿著一把小刀,在豆腐正面進行改刀。 長方體的豆腐塊,上下兩個短邊都劃開,再一側的長邊劃開,傾斜小刀,將這一整面豆腐劃開,形成一扇門的造型。 小心把這扇門掀開,將門上多余的豆腐片下來,再將豆腐內部掏空,做成厚度為四五毫米的箱子。 做好這一步,直接將腌制好的肉餡釀到箱子里,肉餡可以填得滿一點,因為肉餡會收縮,不用擔心會把箱子撐爆。 肉餡填滿,在上面抹一層淀粉水,然后將箱子的門重新合上。 這樣,一個鏡鑲豆腐的生胚就制作完成。 過去給達官貴人做這道菜的時候,還會在豆腐表面凋刻上花紋,按照真箱子的造型進行制作。 不過現在只是為了品嘗美味,凋花之類的步驟就可以免了。 有這功夫還不如多做幾個,讓家人多嘗嘗呢。 林旭將豆腐一塊塊做好,表姑父賈興旺已經看呆了: “這豆腐這真夠費工夫的,等會兒咋做啊?” 林旭說道: “等會兒表面拍一層干粉先煎一下,再放進鍋里用高湯和蝦籽進行煨,入味了就可以出鍋裝盤了。” 這種豆腐的做法其實有很多,可以用鍋塌的方式進行制作,也可以用煨、燜、燉、等方式烹制。 豆腐本就是一款百搭的食材,不管怎么烹制味道都差不到哪去,所以這給了鏡鑲豆腐更多的可能。 等肉餡用完,林旭又將剩下的豆腐完全碾碎,加入一些砸成肉泥的豬肥膘和雞蛋清,重新做成了一品豆腐。 家里的老人喜歡這道菜,所以趁機做點。 吃起來既美味又有營養,還能有效補充蛋白質,適量食用,對身體只有好處沒壞處。 把豆腐跟豬油蛋清調好,林旭沒有立即開始做菜,而是來到外面,仔細問了一下陳躍進和沉國芳的到達時間。 客人到了再開席,這是基本禮貌,可不能讓人家來了吃殘羹剩飯。 “五點十五到殷州東,等會兒我就和悅悅開車去接了……妹夫你該準備就準備,我爸媽又不是外人,不用這么客氣的。” 雖然知道老爸老媽來了就會遭受嘮叨,但陳燕還是表現得很積極,畢竟在父母前面,她可以永遠當個小孩子。 林旭看了看時間說道: “行,那我先把別的菜做上,等你們到了就開始吃晚飯。” 他回到廚房,從冰箱里翻出一只風干鴨,配上一只雞和一塊臘豬腳,斬切成大塊,先飛水,再放進鍋里進行燉煮。 這種做法在南方比較常見,將火腿的味道、雞的鮮味以及風干鴨的口感結合在一起燉煮而成。 整道菜可以吃肉,可以喝湯,還可以泡飯,食用方式比較多樣,加上做法簡單,連調味的步驟都可以省去,比較受歡迎。 沒多久,沉佳悅開著車,和陳燕一塊兒前往高鐵站。 兩人剛走,墩墩就鬼鬼祟祟從餐廳里出來,嘴里還叼著它的蟈蟈籠。 林旭見到后笑著問道: “怎么,想抓蟈蟈裝進去啊?可惜現在不是季節,沒法幫你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