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吧,都需要什么,面點部那邊的牛闖等會兒跟咱一塊兒做,啥材料都有。” 林旭說道: “中筋面粉、豬油、黃油、綿白糖、果醬、紅色素、綠色素、吉士粉、棗泥餡、豆沙餡、蓮蓉餡……” 他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 魏乾聽得有些詫異: “有豬油了為啥還用黃油啊?” 齊思明說道: “開酥用的,嫌豬油太油膩了可以用黃油代替。” “那果醬是干嘛用的?” “大桃子的外皮中間涂抹的,這能增加吃的樂趣,否則外面兩張厚厚的大餅,小孩子不愿意吃……除了果醬,也可以用餡料代替。” 孫大娘也問了一句: “紅色素和綠色素怎么選啊?色素吃多了對身體不好吧?” 林旭笑著說道: “您放心大娘,我們用的都是天然色素,不會用人工合成的,紅色一般都是用紅菜頭或者紅曲米粉代替,綠色直接用蔬菜汁。” 齊思明將自己的背包打開,從里面拿出一袋麥苗: “綠色的用青汁吧,色素穩定,而且還能吃到一股麥苗特有的清香,比較適合用來做壽桃的底托。” 大壽桃由桃子和綠葉底托做成。 上桌的時候,先把葉子擺在超大的盤子里,再放上桃子。 至于小桃子,一般不會準備底托,因為往大葫蘆里裝的時候,底托容易脫落下來,賣相不好。 大多數時候,會直接在小桃子底部噴一些綠色的植物汁液,烤好自然就成了綠色。 齊思明說道: “上桌前,還可以用面做幾個字,比如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之類的,這種字可以用模具壓出來,抹上蛋黃液放進烤箱里烤一下,擺在壽桃邊上,很適合拍照。” 把做法捋順之后,大家開始制作。 沉佳悅見孫大娘扎著圍裙,她也換上自己的廚師服,扎著圍裙,混在人群中濫竽充數。 不管能不能學會,都要表現出能學會的樣子。 先和小桃子的面皮。 林旭往盆里加入面粉,往里面放入豬油、吉士粉,綿白糖,再用溫水攪拌成面絮,揉成光滑的面團。 孫大娘沒用過吉士粉,看著這些澹黃色的粉末好奇的問道: “小林,放這個是做什么用的?” 林旭說道: “增加奶香味,順便讓面團呈現出澹黃色,更接近桃子本身的顏色。” 正常的面粉太白,做出來的桃子呈現出慘白色,看起來會給人很假的感覺,所以要放入一些吉士粉,增加澹黃色,這樣看起來跟市面上的熟桃子才更接近。 “那要沒這個粉咋辦?” “簡單,和面的時候放一點點黃梔子水,或者胡蘿卜汁、南瓜泥也行,都能給面團增加澹黃色。” 把面團和好,林旭又重新和了個比較硬的面團,這是做大桃子用的,面團越硬越好,這樣才能撐起來,不會塌陷。 他忙這些的時候,旁邊的齊思明正在和油酥皮。 盆里加入面粉,放入半融化的黃油和豬油,再一勺白糖,接著反復揉搓,先把干粉揉搓成面絮,再揉搓成外表油潤的面團。 面點部的牛闖也沒閑著,他將齊思明帶來的麥苗清洗干凈,甩掉多余的水分,再用榨汁機榨出綠色的汁液。 這樣榨出來,就是青汁了。 桃葉部分直接用青汁和面,同樣需要在面粉中加入白糖和豬油。 豬油能讓面團呈現出油光的色澤,比較適合中式甜品。 齊思明對魏乾說道: “家里的老人不適合吃豬油,就用黃油配植物油開酥,這樣做出來的效果雖然差一點,但區別不是很大。” 魏乾此時正和孫大娘一道,將準備好的餡料揉搓成二十克的小圓球。 這些小球,就是小桃子的餡心了。 “旭寶,我做什么?” 聽的時候可以混在人群中濫竽充數,但大家都開始動手,沉佳悅就有點露餡了,她覺得干站著不太好,便主動請纓想做點什么。 林旭想了想,從櫥柜里拿出兩個小噴壺: “洗一下,拿一個紅菜頭過來榨汁,盛到噴壺里,另一個裝青汁,這是等會兒給桃子上色用的。” “明白!” 沉佳悅覺得這哪是干活啊,這分明是讓自己玩耍呢。 不過這壽桃也有我出的一份力喲,等雙方的奶奶姥姥或其他長輩過生日的時候,咱也露一手做出來,哼哼,絕對滿場驚嘆。 除了長輩,某位奔四的中年女人,也可以品嘗一下的。 等她生日的時候端上桌一個超大的壽桃,上面再寫上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什么的,這不感動得淚流滿面? 面和好,放在一邊松弛。 林旭和齊思明一起,幫魏乾和孫大娘分餡料。 魏乾對白桉不精通,需要借助廚房秤才能將餡料準備妥當。 而孫大娘雖然比他懂,但二十克太小,好幾次做的都不太準確,所以干脆也用起了廚房秤。 林旭和齊思明倒是不用這些,直接把半凝固狀態的餡心揉搓成長條,然后用手掐成小劑子,揉圓后放在托盤上。 牛闖偷偷稱了幾個,全都是20克,分毫不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