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勇湊過來,端著盆看了看,感覺里面就是一盆西瓜汁和牛奶的混合物,看起來紅艷艷的有些濃稠。 謝保民說道: “這個階段應該叫肝汁,等上鍋蒸制變凝固了,才能稱為膏。” 戴建利擼起袖子說道: “接下來這個是大工程,得大家一塊兒下手。” 他讓朱勇搬來一摞大號碟子,拿來一卷保鮮膜,對幫廚們說道: “現在把保鮮膜鋪到碗底,鋪平整,別有遺漏的地方,鋪好用刷子刷一層粉豬油,把這些做完,才能上鍋蒸制。” 肝膏湯一般都是單人的例湯,這就要求在做的時候,盡可能把肝膏的大小控制在單人份量。 大號碟子盛滿,恰好可以滿足一個人食用。 而且碟子大小的肝膏,盛到湯碗中,再加入清湯和竹孫,正好搭配,要是肝膏太多,就不是湯了,應該叫肝膏飯。 大家開始忙活,老戴拿來一個蒸盤,將鋪上保鮮膜并抹上豬油的碟子放在蒸盤上,擺放整齊后,用勺子舀著盆里的肝汁往大號碟子里盛。 盛滿換下一個。 所有碟子全都盛滿,他用一個密漏把將碟子表面的氣泡撇出來,這才小心端著蒸盤放進蒸柜里,關上柜門,順便設置了一個六分鐘的倒計時。 要是用蒸鍋進行蒸制,至少得八分鐘才能保證蒸透。 但蒸柜的氣密性更好,蒸氣更足,基本上六分鐘就能蒸透。 趁著這個時間,戴建利開始給控好水的竹孫改刀。 竹孫切成兩厘米左右的段,切好放在筐里,等會兒做肝膏湯的時候放進去點綴用。 戴建利一邊忙活一邊說道: “竹孫的改刀花樣非常多,除了常見的圓形小段之外,還有圓形長條、扁形長條、小菱形段、大菱形段等等,可以自由選擇。” 改刀完畢,他指了指自己的腦袋對幫廚們說道: “做烹飪,一定要有想象力,不要被自己的思維局限住,多看,多做,多練,積累夠經驗,就可以天馬行空的搞創作了,這跟藝術一個逑樣,只要基礎打好,想怎么放飛自我就怎么放飛自我。” 很快,蒸柜倒計時結束。 林旭戴上隔熱手套,打開柜門,將蒸盤從里面端了出來。 不能總是讓老戴動手,既然跟著人家學,就得拿出學習的態度。 端出來后,林旭才發現,大號碟子里原本的紅色汁水,此時全都凝固變成了澹澹的粉色,看起來很可愛。 這么多碟子擺放整齊,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個女孩子化妝用的粉餅一樣。 莊一舟笑著說道: “這個顏色,很卡哇尹啊。” 朱勇點了點頭: “傳說中的勐男粉,不過看著挺漂亮的,莫名有些賞心悅目。” 戴建利看著林旭問道: “這會兒開始蒸,還是等會兒啊?” 現在只是把肝膏做了出來,距離變成肝膏湯,還需要更進一步的蒸制。 這次蒸制,就是帶清湯隔水蒸了,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時間也很短暫,大概十分鐘左右就行。 不過蒸好后,就不能等了,得趁熱趕緊吃。 所以這道菜,一般都需要客人到齊了再做,免得錯過最佳食用口感。 林旭掏出手機看了看時間,這會兒已經快五點了,又給耿立山和崔清遠發消息問了一下,得知馬上就到,便對戴建利說道: “現在開始吧,他們快到了。” 一聽這話,老戴便忙活起來。 他拿來一個個湯碗,將碟子的肝膏扣進去。 因為有保鮮膜的緣故,再加上抹了一層豬油,使得這些肝膏特別容易脫模。 將肝膏一個個倒進小湯碗中,每個碗里再擺上兩根竹孫段,接著兌入一些清湯。 湯不用太多,六七分滿就行。 全部兌好,將湯碗一個個放進蒸柜里,繼續蒸制十分鐘。 這會兒到了晚飯時間,大家全都忙著準備晚飯。 今天的晚飯依然是面食,不過不再是燜面了,而是大燴菜,搭配的是油卷和饅頭。 當然,也可以吃米飯,但大概率沒人吃,因為前幾天的盒飯吃得大家有些上頭,得用幾頓面食調劑一下。 正忙著,沉佳悅蹬蹬蹬的上了樓。 “旭寶,墩墩餓了,有適合它吃的東西嗎?” 適合墩墩吃的? 林旭看了看,這會兒還真沒什么吃的,墩墩不能吃帶調料的食物,而廚房里備好的肉,基本上都有調料。 他剛準備蒸點魚肉,突然看到了剛剛留下的幾碟肝膏。 蒸柜里沒空位,所以就留了幾碟,等會兒誰想吃的時候可以再蒸。 既然如此,不如就讓墩墩也嘗嘗肝膏的滋味吧。 反正這些肝膏還沒調味,只有一點無傷大雅的淀粉,不影響貓貓食用。 想到這里,林旭拿起一個碟子來到門口,從柜子里拿出墩墩吃飯用的盤子,把肝膏往里面一扣,遞給了沉佳悅: “喏,端過去給墩墩吃吧。” “這粉都都的是什么呀?看著跟粉餅一樣。” “肝膏,肝膏湯的靈魂所在。” 一聽是肝膏,沉佳悅對這款美食頓時充滿了期待。 她端著盤子來到樓下,正在舒云懷中撒嬌的墩墩聞到味道,昂著腦袋湊了過來,小鼻子還不停的吸呀吸的,明顯被肝膏的味道給吸引住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