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韃靼牛肉,嘗嘗味咋樣……彤彤別吃啊,這種生肉不適合小孩子,吃了容易拉肚子。” 這會兒小丫頭正捧著小碗,大口大口的往嘴里扒拉著煲仔飯。 聽了林旭的話,含湖不清的回應道: “茲道啦!” lucy接過盤子,聞了一下里面的牛肉碎,眼神中滿是驚喜: “哦買噶!” 她連著說了好幾個單詞形容這些牛肉,還很有中老年范兒的沖林旭豎起了大拇指,顯然這些牛肉讓她很意外,也很驚喜。 林旭說道: “不夠了還有,想吃其它的也行,既然來我店里吃飯,肯定不會讓阿姨餓著。” 畢竟是半個師娘呢,該有的吃喝可不能少。 再次回到廚房,林旭開始腌制乳豬,晚上給粵利粵他們加一道鴻運乳豬,算是店里給他們安排的新年祝福。 傍晚,粵利粵來到店里。 剛進門,他就跟大家打招呼,今晚不直播,可以好好享受一下美食,然后回去好好休息一下。 其實現在粵利粵的名氣,在哪直播都可以。 春節后不用來京城的,但他卻覺得在家直播沒感覺,既不敢大呼小叫的完全投入到游戲中,偶爾碰到父母的同事或者家里的鄰居,人家問起工作什么的,也比較尷尬。 比如今年春節,他明明已經在直播圈里小有名氣了,但別人問起來,卻沒提過直播,反而說自己在京城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 父母都在政府職能部門上班,他卻投身到了直播圈。 在別人眼中,多少有些不務正業,甚至有些離經叛道,所以新年剛過,他就告別父母,坐著高鐵來到京城,繼續打拼。 來的時候,父親鐘懷仁還囑托粵利粵給林老板帶個好,順便買一些可以郵寄的菜品快遞回羊城。 鐘懷仁身在美食之都羊城,對京城的美食是沒多大興趣的,但林記的美食除外。 他還準備等清明假期帶老婆一塊兒來找兒子,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吃頓飯,再品嘗一下林記的美食。 據說比上次來的時候又上了很多新菜式,就連粵菜也有不少,想想就讓人很期待。 粵利粵打了一圈招呼,又點了一些酒水飲料,忙完這些,他的老鄉們也已經到了,大家說著粵語,不少人還特意去跟墩墩合了影。 相對于北方來說,南方人更有招財貓的概念,再加上墩墩名氣大,合張影蹭蹭名氣也正常。 人來得差不多時,開始上菜。 當服務員將一只烤得顏色紅潤的乳豬端進來,立馬引來了一陣驚呼聲。 “靚”、“正點”、“好味”之類的詞匯不斷從眾人嘴里蹦出。 沒多久,白切雞、豉油雞、脆皮乳鴿、燒鵝等菜品也都端了上來。 除了這些禽類,還有各種海鮮,什么清蒸東星斑、椒鹽皮皮蝦、基圍蝦、盤龍鱔等等,種類很多。 大菜上完,林旭還過來跟大家打了招呼。 畢竟是粵利粵請客,是自己人,面子方面要給足。 果然,他一來,大家看粵利粵的眼神都變了,估計怎么都沒想到,這位小老鄉跟林旭的關系這么好吧。 林旭陪大家喝了兩杯啤酒,又喊服務員上了兩道湯,加了一道火焰醉鵝。 喝完酒就該吃飯了,一道醉鵝,絕對能喚醒大家的食欲。 老廣們吃飯的時候喜歡喝兩口湯,同樣要安排上,賓至如歸可不是說說而已,要讓這些身在京城打拼的異鄉人,能真正感受到家鄉的味道,吃出家的感覺。 離開包房后,林旭去廚房繼續忙了起來。 晚上八點,后廚不再忙的時候,他換上衣服,準備和沉佳悅下班回家。 到了樓下,舒云說道: “粵利粵他們對今天這頓飯很滿意,吃得也很盡興,老板我覺得咱們可以推出這種地方風味的包桌,比如今天這桌粵式風味菜不僅顧客們滿意,粵利粵拍下來發到網上的照片,也好多人表示想嘗嘗。” 這個提議倒是不錯。 想想上次嚴琳請吃飯,桌上也基本是滬上菜,今天這頓粵菜,可明明白白的都是地方風味。 要形成規模的話,倒也真不錯。 不過菜品的種類要上去,不然一些地方特色菜,還真湊不好一桌呢。 正想著,腦海中突然響起了系統的提示音: “宿主計劃推出全新地方特色包桌,觸發支線任務【特色包桌】:請宿主在一個月內,制定出五種地方風味包桌菜品并做出來,完成后獎勵地方風味特色宴席抽獎一次。” 換源app】 剛聽到這個任務的時候,林旭還多少有些沒當回事。 但當他聽到后面的解釋說明時,就立馬來了興趣。 我去,這種地方特色宴席可不常見,哪怕去當地呢,沒熟人領著或者時節不對,也根本吃不到。 真沒想到系統居然整了這么一個任務。 那還等什么,做起來啊。 林旭現在掌握的菜品不少,他可以輕松做出一桌粵菜、川菜以及川渝地區的江湖菜,另外淮揚菜配上長三角地區的菜品,也能輕松湊一桌。 但別的菜式,就可能就得想辦法再湊湊了。 比如湖北菜,林旭就會蓮藕燉大骨以及魚糕等菜品,想要湊一桌,得把掌握的湘菜也湊上去。 至于東北菜,雖然拼湊一下也差不多,但多少有些寒酸,要是能再加幾道效果才更好。 剩下的就是中原菜、山東菜以及京菜了。 他多少都會幾道,但要形成一整桌搭配合理菜品豐富的宴席,多少有些勉強。 想要完成任務,還是有些吃力啊。 林旭嘆了口氣,隨即對舒云說道: “這個提議不錯,回頭我可以跟廚房那邊的人研究一下,先做幾種特色宴席,要是可以的話,就正式推出。” 趁著這一個月,先湊出一桌宴席菜,把任務完成了再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