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個燕寶居然不怕蛇? 中年女人果然可怕,哪像咱這種小少女啊,要不是為了吃,這會兒早跳旭寶懷中了。 曾曉琪和竇雯靜挨著舒云坐下來,跟大家一塊兒吃了起來,雖然勐一聽吃蛇,心理上確實有些意外。 但意外歸意外,肉該吃還是要吃的。 畢竟作為一個食肉動物,有肉不吃那不是開玩笑嘛。 而且大家都在吃,味道肯定非常出色,不然老板娘怎么會嚇唬陳總不想讓她吃呢? 陳燕端著米飯,先嘗了嘗林旭做的廣肚,對比中午吃過的酸辣廣肚,桌上這兩道賣相更好的“金色傳說”更具風味,甜甜咸咸的味道,比較適合女孩子。 嘗完廣肚又嘗了嘗蛇肉,她頓時就被口味蛇的香辣美味給吸引住了。 “哇塞,這也太好吃了吧?” 這么好吃的蛇肉,表妹居然還試圖勸阻,果然是塑料姐妹。 她剛吃兩口,朱勇和莊一舟將做好的啫啫菜花蛇和龍鳳呈現給端了出來。 原本燉湯沒這么快的,但莊一舟用了高壓鍋,大大降低了這道菜的烹制時間。 雞肉和蛇肉混合在濃郁的湯汁中,香味彌漫,里面好像還放了火腿豬油等配料,所以鮮香味濃郁。 就沖這味道,這鍋湯今天就剩不下。 “哇,這個啫啫煲做出來的蛇肉好勁道,把蛇肉本身的鮮香味給激發了出來。” 從賣相上來說,啫啫菜花蛇跟口味蛇很相似,但真正吃到嘴里才發現,兩者的區別有很大。 口味蛇是用高湯煨出來的,肉的滋味比較足,吮一口鮮香多汁。 而啫啫菜花蛇是用專門調制的啫啫醬配上生姜大蒜等配料,再加上生抽黃酒等調味品,用焗的方式做出來的。 蛇肉在制作過程中接觸不到水,所以肉會更加緊實。 同時因為沒有辣椒的緣故,蛇肉本身的香味并沒有被遮住,所以吃起來比口味蛇多了幾分鮮美。 至于那道用蛇肉和母雞一塊兒燉的湯,味道也出奇的好。 可以說把蛇肉的鮮香和雞肉的鮮美完全結合在了一起,而豬油和火腿的加入,則讓鮮香味變得更加濃郁和多元。 簡單來說,這是一道非常美味的湯羹。 沉佳悅吃著這美味的湯菜品,喝著美味的湯羹,看著林旭問道: “旭寶,等會兒咱直接回去,還是在店里待一會兒?” “先待一會兒,順便把黃老板要的餌絲做出來,要是明天不忙的話,咱就可以嘗嘗滇南風味的餌絲和餌塊了。” 做餌絲? 沉佳悅去旅游時候吃過餌絲,覺得跟米線區別還挺大的。 米線一般是圓柱形,吃起來爽滑勁道,而餌絲則帶著明顯切割過的痕跡,口感柔軟但不黏,米香味濃郁。 既然做這道美食,沉佳悅便問道: “難不難?要不要拍一下?” 林旭搖了搖頭: “先做一遍試試吧,免得被人說不正宗。” 地方美食沒人宣傳不光存在著外地食客不認可的因素,有時候還會遇到當地人的指責甚至謾罵。 動輒就扣上不正宗瞎雞兒拍之類的帽子。 所以美食拍攝者,就不再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了。 林旭這次不打算兌換烹飪技法,想根據自己對餌絲的理解進行烹制,所以他不打算拍出來。 萬一被人扣個不正宗的帽子,評論區又會掀起新的罵戰。 為了讓大家痛痛快快的迎接新年,還是別拍了,回頭拍一些更穩妥的菜品吧,比如冰糖燕窩。 普通人不怎么吃,有錢人也不一定喜歡吃。 而燕窩的主流消費人群,也不怎么看網絡短視頻。 這種情況下拍攝的美食,就算有黑粉想要找茬,也無從找起,畢竟沒吃過,甚至沒見過,你怎么指責做法不正宗呢? 謝保民抿了口白酒,笑著說道: “所謂的餌絲,其實就是用大米做的年糕而已。” 國內大部分地區的年糕,都是用糯米做的,粘性大,可以做成點心,也可以當菜吃。 但也有用大米做的,就比如滇南的餌塊。 相對糯米來說,大米的黏性低,硬度高,制作過程中沒有糯米做起來簡單,這也是大部分地區用糯米的緣故。 糯米蒸熟,搡搗成團,接下來就直接放進模具中,壓成各種造型就行了。 而大米做的年糕,過程更復雜,人力操作的難度比較大,現在基本上都被機器所代替。 林旭說道: “我準備用小廚房里的電動石磨試試,要是行就多做點,不行就另想辦法。” 傳統的做法中,需要先把米蒸熟再搡搗,這樣對體力要求比較高,而且搡搗過程中很容易出意外。 所以林旭打算先把泡透的大米磨成粉,然后再蒸制。 等蒸好就簡單了,直接按照手搟面的方式搟制就行,把大米團搟成光滑的面片,晾涼后再切成寬窄一致的餌絲。 至于餌塊更加簡單,用小一點的搟面直接捶打就行了。 捶到表面光滑質地柔軟時,再整成長方形的面團,等晾涼,就可以切成片或切成塊兒進行烹制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