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過現在,隨著工業化技術的引進,鵝肝基本上在屠宰場就做好了處理,不用再二次加工。 這樣的低門檻,讓鵝肝逐漸成了大眾食材。 林旭把要用的食材全都介紹一遍,接著拿起準備好的酸梅醬說道: “吃鵝肝離不開醬汁,先教大家把醬汁做出來,然后咱再煎鵝肝。” 鵝肝的醬汁很寬泛,基本上只要是酸酸甜甜中稍稍透一點咸味的,都可以配鵝肝。 他架上熬醬汁用的小湯鍋,將準備好的酸梅醬倒進去,再加入大半碗紅酒,開火進行熬制。 紅酒是鵝肝烹飪中必不可少的配料,不僅能增加鵝肝的酒香味,同時也能讓鵝肝吃起來更軟嫩細膩。 把酸梅醬熬制一下,用勺子反復攪動。 等紅酒的氣味揮發得差不多時,往鍋里放入一點點大粒海鹽和一小勺白糖。 再次攪拌均勻,用漏勺打出酸梅的果核,繼續熬煮到粘稠,倒進一個玻璃碗中備用。 接著林旭把青蘋果去核,切成八毫米左右的厚片,又準備了幾片面包,最后將那塊鵝肝拿過來放在桉板上,開始分解。 鵝肝的分解比較講究,不能太用力的切,那樣會破壞鵝肝原本細膩的質地。 得用薄片刀來切,切的時候還要把刀用開水燙一下,利用刀身上的溫度把鵝肝切開,或者說叫化開。 這會兒的鵝肝不管觸感還是質感,都像是剛剛凍硬的奶油。 用手稍微碰觸一下,表面就有融化的跡象。 所以專業的人切鵝肝,甚至還會特意把手往冰水中蘸一下,降低手的溫度,以此來避免鵝肝融化。 不過林旭沒這么做。 他覺得美食可以有儀式感,但不能被儀式感綁架。 否則就本末倒置了。 把鵝肝放在桉板上,用刀切成一厘米厚的片,切好放進一邊的盤子里。 鵝肝切好,林旭又拿來一個齊思明做的手工面包,同樣切成一厘米厚的片。 一切準備就緒,架上平底鍋,鍋里放入黃油,燒熱將面包片和蘋果片放進去,開始煎制。 “面包是鵝肝的黃金搭檔,尤其是煎鵝肝,不管怎么做,最后在盤中墊底的,都能見到面包的身影。” 林旭煎面包時,齊思明在旁邊講解著步驟。 邱振濤笑著說道: “鵝肝有很強的油膩感,單吃容易膩,而且煎后很容易有油脂滲出,如果直接放在盤子里,會影響菜品的美觀程度……所以底下墊一塊面包,就能完美解決這兩個問題。” 說完,他像老師考試學生一樣問道: “思明,你知道放蘋果的目的嗎?” 齊思明張了張嘴: “去膩用的?” “不光去膩,還能增加口感,西餐中做鵝肝時,一般都會把食材疊壓起來,普通飯店和廚師會疊兩層,就是鵝肝和面包,再淋上點醬汁。高端點的會疊加三層,其中一層就是水果,而且水果絕大多數都是蘋果或者菠蘿。” 把食材疊壓起來,口感也會變得多種多樣。 比如鵝肝,最上面是煎蘋果的酸甜清爽,中間是鵝肝的入口即化,下面是口感香酥的面包片。 一口下去,光三種食材搭配在一起的絕妙口感,就足夠讓人驚呼一聲美味了。 林旭把面包和蘋果片煎到兩面焦黃時盛出來。 面包片每個盤子擺一片,而蘋果片則放在一邊。 接著他將平底鍋清洗干凈,重新放在灶上,開中火燒著。 趁這個功夫,他將面包糠用料理機打碎倒進一個小盆里,再把切好的鵝肝放進去,兩面沾上面包糠后,平底鍋也已經燒熱。 把沾著面包糠的鵝肝放進去,用中火進行煎制。 齊思明看得有些意外: “這是什么意思?還要裹面包糠?” 邱振華沒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反問道: “吃過脆皮奶油冰淇淋吧?” “吃過啊。” “跟普通奶油冰淇淋相比呢?” “我覺得比普通奶油的好吃,有脆皮之后,就多了一層口感……鵝肝裹面包糠也是這個意思嗎?” 因為是熱鍋的原因,鵝肝剛放下去,就傳來了滋滋啦啦的聲音,下面甚至有黃色的油脂逐漸滲出。 林旭笑著說道: “喜歡酥皮,就裹面包糠或者面粉,喜歡焦皮,就直接煎……甚至還有人喜歡口感柔嫩的,等會兒我全都做出來,喜歡哪種做法就學哪種,不用有選擇困難癥。” 不遠處的曾曉琪她們一聽,全都小聲笑了起來。 好家伙,剛剛還說不擅長,力求不翻車呢,沒想到這就不裝了。 把所有做法都展示出來,這不一下把對方的路給堵死了嘛。 希望電視臺這次別做鵝肝,否則就是自己硬往槍口上撞了……媽耶,這么一想,為什么反而希望對方這次做鵝肝呢? 剛剛動手做的時候,欄目組的員工們還在小聲討論著鵝肝背后的殘忍,還覺得于心不忍呢。 但聞著廚房那邊飄來的鮮美味道,大家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這鵝肝,真殘……真饞人! 他們正盼著一嘗美味時,電視臺的錄制間,閔正南拿著一整個白生生的鵝肝對劉貴田說道: “這次我做鵝肝,絕對秒殺林旭!” ———————— 本以為今天能早點呢,結果還是寫到了現在,本章5200字,求月票啊兄弟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