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各地網友的心中,都有一款魂牽夢縈的干炒類美食,或許是面,或許是餅,也或許是米飯米粉等食材。 "target="_blank">o/html/5714/> 對很多出門在外的人來說,老家的美食不僅僅能夠滿足口腹之欲,也能慰藉心底那抹不去的鄉愁。 廚房里。 經過最初的慌亂之后,林旭對操作四個灶頭挺適應的。 他只需要把面條煎好然后倒入鹵湯和菜就行,其他的由幫廚負責。 這樣的效率使得炒面的供應一直很穩定,哪怕高峰期也沒讓顧客等太久。 廚房里,送走愛人和小舅子的謝保民并沒有離開,而是在指點魏乾如何做好一個廚師長的工作。 廚師長不光需要指派工作、把控菜品品質,還需要注重員工的技術培養和心理方面的引導。 這種經驗對魏乾這個新晉廚師長來說是難能可貴的。 他不住的點頭,將謝保民的話牢牢記在心里。 午高峰過去后,林旭有些疲憊的端起碗酸梅湯一飲而盡,新店開業以來,還沒這么忙碌過呢。 不過這種認真做飯什么都不想的感覺還挺爽的。 以后沒事了就要多體驗體驗,這樣才能更直觀的感受到烹飪的真諦和美食制作的樂趣。 坐下來歇了會兒之后,林旭覺得肚子里吃的炒面已經完全消化掉。 他沖車仔問道: “還有米飯嗎?” 連著做了兩個多小時炒面,林旭現在只想換換口味,吃點別的。 “有米飯老板,不過沒什么菜了,鹵肉和其他澆頭都已經賣完,你吃什么要不安排人做點?” 一聽老板累得想吃東西,朱勇和莊一舟都準備加個班,再收拾一道菜出來。 他們剛要忙活,一直對魏乾言傳身教的謝保民便說道: “你們別忙活了,我來做,今天中午生意這么爆,肯定都累了,歇會兒吧,晚飯還是一場惡仗。” 說完他沖林旭說道: “飯前教了你石烹同蒿,現在再教你一道一分鐘就能做好的同蒿類下飯菜——生煎同蒿。” 生煎同蒿? 林旭雖然進入餐飲行業的時間不短了。 但還真沒聽說過這道菜。 生煎……這是用生煎包的方式做的嗎? 謝保民也沒多說,直接盛了一小筐同蒿開始烹制。 同蒿掐去老莖,然后一根根擺整齊。 “要是買來那種成捆的,直接切掉下半截的老根,整齊的放在水里浸泡淘洗就行,同蒿擺放得越整齊,做出來的顏值就越高。” 同蒿整理好之后,謝保民又切了一些蔥姜蒜末,一把小米辣切成圈,再抓來一把干蝦皮,配料就就算是準備好了。 依次裝在盤子里后,他拿來一個料碗,開始兌碗汁。 一湯勺蒸魚豉油,一湯勺生抽醬油,一小勺蠔油,再來一小勺白糖、加入等量的清水,攪拌均勻。 見大家都在看,謝保民說道: “蒸魚豉油、生抽醬油、蠔油、蝦皮都是咸的,所以就不用額外再放食鹽了。” 料汁攪開,放在一邊備用。 把炒鍋架在灶上,燒熱后放入食用油進行滑鍋,接著鍋里加一點點食用油,把蔥姜蒜末和小米椒倒進去煸炒。 一直炒出香味,把蝦皮倒進去,繼續煸炒。 剛放進去,一股好聞的鮮香味就從鍋里飄了出來。 大家忍不住吸吸鼻子,這鮮美的味道,聞著真是太過癮了。 原本有點餓的林旭,此時變得更加饑餓起來。 蝦皮炒得干香,將同蒿整齊的放進炒鍋里,用勺背在同蒿上面拍打幾下,讓同蒿在鍋里攤開形成一個餅狀。 這樣更容易成熟,也更容易被鍋底的油脂煎到。 煎的時候,要不斷晃動炒勺,既能防止湖底,同時也能讓同蒿的受熱更加均勻,熟得更快一些。 等同蒿煎得塌架了,用大翻勺的方式把同蒿翻過來。 “這道菜最難的一點應該就是翻勺了,要是沒把握的話,可以倒扣在盤子里翻面,或者用鍋鏟翻,都行的,沒必要強行用大翻勺翻導致同蒿散落一地。” 這話一說出口,所有人都樂了。 大家當學徒時,或多或少都會在大翻勺上翻過車。 翻面之后,鍋底的蔥姜蒜紅辣椒以及蝦皮也都翻了過來。 謝保民端著料汁順著鍋邊倒進去。 燜了大概三十秒左右,當料汁的香味從鍋里飄出來,直接端著鍋,湊在長條形盤子上,將依然擺放整齊的同蒿倒進盤子里。 最后淋上料汁,這盤菜就算是做好了。 菜上面滿是炒得香酥的蝦皮,鮮味濃郁,而同蒿則散發著一股特有的清鮮。 林旭也沒客氣,端著一碗米就著吃了起來。 同蒿做得剛剛斷生,口感脆嫩,夾雜著香辣和濃郁鮮味的湯汁。 一口下去,妙不可言。 配著米飯簡直是一絕。 午飯前的石烹同蒿給林旭留下了深刻印象。 沒想到這會兒又做出一道生煎同蒿。 師兄咋突然跟同蒿干上了?這玩意兒難道也有壯腰補腎的功效嗎? 林旭正念叨著,謝保民在一旁滴咕道: “上次在家做了一盤,我一口沒吃呢就被大春炫了個干凈,說學校的男老師們都愛吃同蒿,所以我就想試試,看有沒有那方面的作用。” 林旭:????? 你可真是急病亂投醫啊…… ———————— 生煎同蒿,也叫蝦皮煎同蒿,同樣好吃的一道菜啊,大家在家可以試試,做法挺簡單的。本章5300字,求月票啊兄弟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