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接著又有幾個官員出列,也是極力贊成編纂《文苑御覽》,還說:“此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晉王提出反對意見,“此事太過勞民傷財,還請陛下三思。” 編纂這樣一套書籍,集書就是一件困難的事,不能光是皇家、官員家中的藏書,還得從民間收集。 從民間收書,若強取豪奪,必起亂子。 晉王的反對,讓本還點猶豫的皇上堅定了,一定要編纂《文苑御覽》。 編纂書籍的事,與武將們沒多大關系,安靜如雞。 文官引經(jīng)據(jù)典,對編纂《文苑御覽》十分的熱衷。 “陛下,臣以為編纂此書,需要一位德才兼?zhèn)洌桓邫嘀刂藫慰傋牍伲@樣才能將此事順利辦下去。”一位文臣道。 有人推舉譚大人擔任,譚大人推辭,“非是臣不想為陛下分憂,實在是臣分身乏術,明年就是大比之年。” 又有人推舉其他的官員,最后這個總纂官落到了晉王頭上。 晉王推辭了,但皇上同意了。 皇上同意的原因簡單,晉王不愿做的事,就是要他做。 身為皇上,就可以強人所難。 而且晉王忙著修書,冷落佳人,他才有機會接近,才有機會將之據(jù)為己有。 “啊啾”被皇上惦記的姜長寧,打了個噴嚏。 “王妃,讓奴婢來看看就好了嘛,你做什么要親自來?”秀蘭憂心地問道。 “我進門后,第一回抬妾進來,當然得親自看看布置的如何,免得出了差錯,讓人以為我給她下馬威。”姜長寧笑道。 “春來讓人盯著呢,那位不敢再作妖了。”拂翠說道。 姜長寧和秀蘭笑了笑,沒有去糾正拂翠。 在收拾院子,抬陳怡進門這事上,喬氏的確沒有作妖。 她不作妖的原因,多半是因為春來派人盯著,找不到機會吧。 喬氏讓人收拾的院子,離樸氏的小院沒多遠,也是一進的院落,院名叫藍藻院。 畢竟是只是納妾,跟娶妻是不能比的。 整個王府,也就藍藻院張燈結彩,有點辦喜事的樣子。 姜長寧進院子,四處看了看,做為妾,陳怡只有在伺寢時,才能住正房,平時的起居是在東廂房。 “這花有點枯萎了,去暖棚里,另剪幾枝過來。”姜長寧吩咐道。 里里外外看過,沒有不妥的地方,姜長寧就回了如鏡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