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0 仇恨-《帶著精靈球勇闖怪獵世界》
第(1/3)頁
啪嘰!
李凡踏入淤泥,拔刀揮砍。
刀刃斬入體表附著的淤泥,未觸及甲殼迅速劃過。
雖然只是留下一道縫隙,但在沒有彈刀的同時,還汲取到了練氣。
果然,在體表淤泥還沒風干硬化前,斬擊系是可以輕易割開淤泥的。
李凡通過實戰,認證了自己的猜想。
怪獵中武器的攻擊類型一共三種。
斬擊,打擊,彈擊。
斬擊可以簡單理解為銳器攻擊,以切割斬裂造成傷害。
打擊可以理解為鈍器攻擊,以沖撞鑿擊來造成傷害。
彈擊就是遠程彈藥打擊。
對應怪物不同部位,不同肉質,不同屬性注入,三種攻擊方式的傷害也不盡相同。
甲殼覆蓋與膚質變化,或是體表屬性能量的涌現,都能影響到武器破壞力。
怪獵世界里肯定不會遵循游戲里的傷害計算公式,但李凡認為大體傾向應該是一樣的。
比如怪物一些部位的表面甲殼,因遭受持續攻擊被擊碎剝落,內部肉質暴露,繼續針對這個位置攻擊,造成的傷害必然會增加。
這種事不論現實游戲,都能以常理推斷出來。
而之所以著重研究了一下,就是因為準備出征狩獵土砂龍前,在聽取其他獵人的經驗時,李凡聽到了兩種完全不同的說法。
有獵人堅持聲稱,斬擊系武器只要能把控好距離,輕易就能劃破土砂龍體表附著的淤泥裝甲。
有的則說,只有打擊系武器,才能最迅速擊碎的淤泥裝甲。
李凡本以為這是因哪類武器更適合狩獵土砂龍,引起爭辯。
但聽到雙方都堅定認為,對方說法是錯誤時,不僅會導致狩獵失敗,甚至性命不保,一下就有點迷茫了。
獵人遠征狩獵關乎性命,沒人會在這種事上開杠。
但如果雙方說的都對,那就缺乏了一個合理解釋。
就在剛剛,李凡通過實戰中的攻擊嘗試,解開了這個疑惑。
兩波觀點對立的人,其實誰都沒有說錯。
只是他們遇上土砂龍時,附著體表的淤泥裝甲狀態不同。
土砂龍很喜歡在泥潭中潛水,讓濕潤的泥漿浸透體表。
但也總要有外出捕獵的時候,這時濕潤的淤泥裝甲,便會慢慢固化。
從外觀上辨別的話,就是由深灰色朝向灰白色進行轉變。
軟糯濕潤的淤泥裝甲,自然抵御不了斬擊系武器的切割。
但對于打擊系武器,卻是有著很強的抗沖擊效果。
說的直白點,那就是一坨癱軟的大泥巴,用打擊系武器去砸,大部分力量都會被抵消掉。
固化后的淤泥裝甲則正好相反。
土砂龍體表甲殼已經很堅硬了,與固化淤泥裝甲高度嵌合后,斬擊系武器想要造成傷害,就必須要割開兩層甲殼。
這對武器鋒利度以及斬擊力度,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
如果是三星獵人的平均水準來施展,基本是沒可能實現的。
打擊系武器就不一樣了,大錘80小錘40,管你硬度多高,幾下就能將成片的固化淤泥裝甲震裂敲碎。
噗嗤!噗嗤!...
李凡揮舞太刀,不斷斬擊。
以顎刃一型可憐的鋒利度,他清楚知道是沒法切開土砂龍表殼的。
但通過對表層淤泥的不斷斬擊,練氣很快就蓄積到了極限。
李凡的想法很簡單,既然濕潤的淤泥裝甲抵御不了斬擊系武器。
那只要掌握好出刀距離,用氣刃斬穿透土砂龍體表甲殼,就能對其內部肉質,造成毀滅性傷害。
其中最大的難點,就是判斷淤泥的厚度。
斬擊點稍微近點刮擦到甲殼,就會發生彈刀,畢竟氣刃斬不是次元斬。
稍遠的話,又只能砍切到大泥巴,造成不了任何傷害。
并且土砂龍不是訓練木樁,整個身體都在運動,想要成功實現精準氣刃斬擊的難度,又進一步增加了。
就在李凡走位找尋合適角度時,腳下不斷蔓延的淤泥,給移動帶來了不小的阻力。
啪嘰!啪嘰!
一片泥濘,李凡必須將腳抬得很高,才能邁腿走出一步。
“沒完了是吧,還甩。”
李凡隨口說了聲,未曾想土砂龍還真停下了。
略微向后扭頭,確認了李凡的位置,粗大堅硬的尾巴隨即甩動過來。
土砂龍動作連貫兇猛,沒有任何遲疑,一切發生的很快。
李凡下意識想以看破斬迎擊,但遲疑片刻后,以更安全的側向飛撲應對。
只是他忽略了一點,腳下區域由于淤泥的不斷堆積,已經不是遍地水流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平县|
修武县|
涿州市|
历史|
万安县|
太康县|
芜湖市|
青铜峡市|
琼结县|
中方县|
太仆寺旗|
百色市|
威信县|
蒙自县|
磐安县|
同心县|
陆丰市|
万全县|
西华县|
赤壁市|
南郑县|
安阳市|
玛沁县|
海晏县|
新巴尔虎右旗|
安达市|
兴安县|
甘肃省|
建瓯市|
保康县|
正安县|
成都市|
剑阁县|
永寿县|
合水县|
新平|
晴隆县|
佛冈县|
洛宁县|
交口县|
都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