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易話講完,在場中人的神色明顯起了變化。 縣尊滿意的點點頭,有人肯站出來做事,這自然讓他感到開心。 可隨即又有些頭疼,整個縣衙可不止李易一個人有官身,可這個時候都在裝死不肯站出來。 平時分錢的時候也沒少分哪個,一讓他們辦完事,卻都在裝死。 王友路面含感激,李易這個時候開口毫無疑問為他解了燃眉之急。 不用一直處于尷尬的境地。 而且他也不想去做此事,此刻能把這個燙手的山芋甩出去,最好不過。 這也就是他性格如此,對于諸多事情不甚關心,只想默默撈錢。 至于事情誰愿意干誰干,只要不讓自己頭疼就行。 若是換成他人,弄不好就會多想。 李易這個典獄此刻站出來搶自己巡檢的活,究竟是何意! 莫非是在譏諷自己沒什么能力! 這樣的人雖少,但也不是沒有。 還好他并非這種人。 柳江則是欲言又止,最終也沒有多說什么。 至于其他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并不多關心。 沒人覺得李易殺性過重,也沒人覺得李易所提出的方法不對。 他們雖然嘴上不說,可內心還是相當認同這個法子。 畢竟他們又不是純粹的文官,都是武者出身。 自然明白,有時候就該下重手。 殺人確實是個極好的法子,不僅能解決問題,還能解決制造問題的人。 “此事由李易負責,王友路你在一旁協助。亂世用重典,無論怎樣該殺就殺,出了事找我。” 縣尊最終拍板,不僅拍板還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 此事出了問題,日后追究起來他這個主官要負最大一部分責任。 “我等絕不負大人所托。”李易開口,情真意切。 他是覺得自己真沒看錯縣尊,這個上司確實靠譜,這個時候能站出來承擔責任。 便給了下面人放手施為的機會。 不像是有的上司,干好了全是他的,干差了全是下屬的。 柳江在聽到縣尊的話后,面色明顯緩和許多。 李易與他兒子是同門師兄弟,自然也算得上他這一派。 李易平日里喊他總是一口一個柳叔,他也真拿自己當成他的長輩,把李易當成后輩。 此前李易站出來攬下此事,便代表要承擔責任。 因此他琢磨著待會兒要不要想辦法勸一勸李易,做事不要太激進。 亂世用重典,說起來輕松。 日后朝廷若是不追究還好,追究起來肯定會有禍患。 不過這個時候,縣尊肯站出來承擔責任,那么自己就不必太過擔心。 仔細想想也是,他們這位堂尊雖說比較喜好錢財,可該做事的時候也絕不含湖。 接下來還要商討其他章程,比如說賑災,如今城內的糧價越漲越高。 官倉想要平抑糧價也不可能了,剩的糧食也不多。 因此便只能賑災施粥。 保證用最少的糧食,讓最多的人不餓死。 這點倒很容易太平觀已經有了足夠成熟的經驗,直接派人去抄就好。 商討完這些章程,眾人便逐漸散去。 明日就是五月節,先休沐再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