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綿竹-《三國雄兒傳》
第(2/3)頁
綿竹,南下魏軍大營。
中軍帳內剛剛經過一番激烈的爭吵,楊欣、王頎、牽弘等將校輪番上場,有的爭吵要掉頭北上,有的叫嚷要猛攻綿竹,就連司馬師纂也說了一些陰陽怪氣的話,影射鄧艾一開始執意南下就是一項錯誤的決定。
這些魏國將校們長途跋涉、深陷敵境,精神和肉體都處在高負荷運轉的狀態,身上的戾氣與日俱增,既會為了滔天大功在戰場上浴血殺敵,也會因為局勢不利就情緒暴躁,互相埋怨吵鬧。
但這些爭吵最終都被統帥鄧艾的訓斥彈壓下去,這員魏國老將憑借多年來的赫赫戰功和軍中威望,讓麾下這一干驕兵悍將不敢過分放肆,他就像是一頭不怒自威的老虎,單單只是坐在那里就能讓百獸震惶,諸將在他面前只能夠按捺情緒,怏怏接受了軍令。
待到諸將魚貫出帳之后,鄧艾轉身回到了帳壁上掛著的行軍地圖前,舉目凝視。
寒門出身的他喜好軍事,歷經半生奮斗,輾轉任職淮南、隴右等地,常年在邊境抵御吳、蜀入寇,屢立功勛,是憑借自己才能和戰功一步步登上征西將軍這個一方統帥的位置,與某些借助家世、攀權附勢的人不可同日而語。
其中隴右邊境可以說是他大展手腳、建功立業的地方,他就是在這里擊敗了取得洮西大捷、名噪一時的蜀將姜維,從而使得自己仕途一躍而上,此后一路升官進爵,成為了鎮守一方的魏國名將。
這些年,西北的風沙吹老了鄧艾的容顏,使得他滿臉溝壑、白發蒼蒼,常年的戎馬征戰也讓他落下了纏身的痼疾,但他的雄心壯志卻沒有被歲月磨滅,這地圖上的蜀地山川早已深深烙在他的腦子里,盡管此戰伐蜀三軍統帥是朝中來的稚子鐘會,但他這位老將心底卻不服氣,偏偏要來爭一爭這滅國的大功。
時下蜀將姜維與鐘會大軍在劍閣對峙,蜀中再無良將,鄧艾大膽用兵,率領奇兵沖其腹地,成功將一度遲滯的滅蜀進程推上了快車道。
雖然諸葛瞻收縮兵力退守綿竹,今日又收到涪城被一支來路不明的蜀軍收復的急報,孤軍南下的魏軍可能會遭受腹背受敵的危險,但是鄧艾沒有驚慌失措,仍然堅持己見,按部就班,一邊督造各類攻城器械,一邊遣使勸降諸葛瞻。
“大人。”
重新走進帳內的鄧忠輕聲叫了一句,邁步走到了鄧艾的身邊。
作為鄧艾的長子,中年人鄧忠容貌酷肖年輕時的鄧艾,身著戎服,氣勢凌人,他因為鄧艾的功勛得以封侯、加將軍號,在鄧艾的軍中儼然是第二號實權人物,但在自家父親面前,他卻依然保持著恭順和謙卑。
“有事?”
鄧艾目光沒有離開帳壁上的地圖,出言問道。
“師纂那斯在私底下詆毀大人,說大人貪功冒進,害得眾人眼下腹背受敵——”
“別去管他,做好你自己的事。”
鄧艾對這個由大將軍主簿走馬上任征西將軍司馬的師纂嗤之以鼻,夤緣幸進、胸無韜略之徒,若非看他是司馬公的身邊人,這些日子多有異議的他早就被鄧艾施以軍法了。
鄧忠雖然遵照自家父親的意思閉上了嘴巴,但他臉上仍然有憤憤難平之色,鄧艾也不在意,他將注意力投注在面前的地圖上,指點著他們軍隊與當下各支蜀軍所處的位置說道:
“鐘會的大軍兵臨劍閣,姜維縱然再膽大,也不敢冒著破關亡國的危險撇下關外敵軍率軍南下,所謂的那一支收復涪城的蜀軍,不過是芥蒂之疾,分出些許兵馬在中水一帶設伏,就能擋住他們南下。”
“眼下最緊要的,還是要速戰速決拿下綿竹,只有解決諸葛瞻這支蜀軍,才能讓蜀人徹底喪膽,生不起抵抗之心,到時候大軍從綿竹一路南下,直驅成都,逼降劉禪,這滅蜀的大功就唾手可得了。”
鄧忠聞言點點頭,他是鄧艾滅國大計最堅實的擁躉,想到自家父親口中描繪的滔天之功,他臉部肌肉有些激動地顫動起來,只是心中還有一絲遲疑,問道:
“所以大人修書讓使者帶給諸葛瞻,許諾封王的厚賞,就是為了盡快誘降諸葛瞻,不戰而屈人之兵,拿下綿竹?”
封王之賞,這豈是人臣敢想的賞賜,又豈是人臣可以輕易表態許諾的。作為鄧艾的身邊人,鄧忠知道這是鄧艾逾越法度拋出的誘餌,它兌現的可能性等于零。
這魚餌,真的能讓魚兒上鉤嗎?
鄧艾聽出了鄧忠話里的疑慮,他終于移動目光將之轉到鄧忠身上,沒有回答。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罗县|
安义县|
咸丰县|
监利县|
孝义市|
永寿县|
凌源市|
兴山县|
都匀市|
肃宁县|
无锡市|
渝北区|
库车县|
晋州市|
长泰县|
钦州市|
河西区|
云和县|
玉环县|
古田县|
金山区|
漳州市|
上饶市|
肇源县|
大名县|
平凉市|
巫山县|
郯城县|
沽源县|
许昌市|
大安市|
娱乐|
乌恰县|
青冈县|
大竹县|
阜阳市|
宁晋县|
玉山县|
盐池县|
五大连池市|
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