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涪城-《三國雄兒傳》
第(1/3)頁
姜紹雖然憂心敵情,但他仍然堅持在城中休整、準備了兩天,養精蓄銳,同時收集足夠蜀中軍情后,才繼續率部南下救援。
之前從劍閣緊急離開,軍隊基本上就是輕裝疾行,雖然跑得快,但沒有多少輜重,很難支撐長途行軍和連續作戰的消耗。
此番在梓潼城中駐扎,姜紹就“濫用”權力從梓潼強行拉走了一支由征調民伕、騾馬車架組成的輜重隊伍。
楊飛龍讓多數族人返回部落,自己不太情愿地帶了三百氐兵一同隨軍南下。
一路上,吃飽喝足、養足精神的將士們與之前緊緊張張從劍閣離開時有了不一樣的變化,軍官們斗志昂揚,士卒們精神抖擻。
他們雄赳赳、氣昂昂地走在官道上,用了兩日多的時間趕到了涪城。
涪城的確已經被魏軍攻占,在城外姜紹軍的斥候還遭遇了魏卒,只是魏軍的偵騎十分謹慎,稍稍試探后立即撤退回城,使得姜紹想要派兵捉生的意圖落空了。
涪城魏軍似乎對漢軍有所忌憚,但姜紹敵情未明也不會輕舉妄動。
他傳令全軍在城外事先選好的地方下營,伐木汲水、修建柵欄,準備晚飯。
自己親臨一線,帶著尹曜、李環、侯大目、楊飛龍等吏士策馬前往涪城,觀察魏軍虛實和城防布置。
涪縣地處四方通衢之所,水陸交通便利,北邊有劍閣、白水、葭萌諸關隘,南邊是蜀中腹地,向西有汶山郡,向東是東廣漢、巴郡等地。
涪城屹立在涪水東岸,自蔣琬時期開始,就是蜀漢大力經營、屯駐重兵接應東、北兩面邊境的軍事重鎮。
城邑引涪水繞城為護城河,河上架設橋梁,夯土城墻高大堅固,女墻、城垛、角樓等城防設施一應俱全,近城區域的房屋、旅肆、亭舍受兵災波及,多有損毀,城外農田也少有百姓蹤跡。
遠眺城頭,只見城樓上魏軍旗幟招展、金鼓嚴明,鄧艾的大旗格外顯目,墻垛間人影綽綽,時不時傳來幾聲號令,初步看來這涪城城頭的魏軍人數不少,而且是嚴陣以待,準備據城抵御蜀漢軍隊。
姜紹知道魏軍防守的涪城可比白馬氐防守的梓潼城難打,若是與鄧艾主力遭遇那更是兇險。
但他沒有顯露內心的波瀾,而是憑借本土作戰的優勢,一邊仔細觀察魏軍的城防布置,一邊派人四散尋找當地士民搜集有關魏軍的情報。
半個時辰后,一些有關魏軍的重要線索就匯聚到準備回營的姜紹手頭上。
十一月,諸葛瞻還一度在這里駐軍,防備攻破江油的魏軍,但他低估了鄧艾軍隊的行軍速度和戰斗力,派出去的前鋒軍隊很快被魏軍擊潰,獲勝的鄧艾軍隊也隨即進逼涪城。
內心震驚的諸葛瞻眼見軍心動搖,不敢再戰,躲避鄧艾軍的鋒芒,率軍向綿竹方向撤退,于是涪縣一地被來勢洶洶的魏軍順利攻占。
鄧艾就在涪城這里休整兵馬,傳檄招降蜀中郡縣。
按照常人的思維,諸葛瞻戰敗,蜀中兵馬心驚膽戰躲避魏軍鋒芒,孤軍深入的鄧艾大可北上與鐘會夾擊在劍閣苦苦支撐的姜維軍隊,可他偏偏不按常理用兵,不去北邊,反而繼續向南進攻蜀地。
是的,鄧艾想奪滅蜀首功,率孤軍離開了涪城。
兩日前,魏軍兵馬沿著官道離開涪縣地界,臨走前還強征大批役夫和車架,然后繼續向南進攻蜀地,這是瞞不過當地百姓耳目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南县|
汶川县|
陇南市|
新沂市|
绥江县|
柏乡县|
安化县|
永靖县|
阳高县|
泸定县|
阜平县|
瑞金市|
邛崃市|
弥勒县|
广灵县|
普兰店市|
咸阳市|
右玉县|
杭锦后旗|
舟山市|
白银市|
南京市|
榕江县|
紫金县|
东兴市|
南宁市|
大足县|
江油市|
陆河县|
桐城市|
吉林市|
乐东|
大姚县|
阿城市|
鲁甸县|
萨嘎县|
汕头市|
锡林郭勒盟|
天祝|
大英县|
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