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根本不會和智能終端聯系在一起。 不過虛擬頭盔永遠都是大同小異。 不過沒有切身體驗,陳淵并不知道虛擬頭盔的效果是怎么樣。 “其實關于虛擬頭盔應該不模式吧,像《頭號玩家》里的虛擬頭盔,利用的是萬向跑步機,或者其他適合的移動方式。” 而現實里,一般這種頭盔有了更高分辨率的屏幕、更好色彩的微型led之類都是實驗室有技術,只是量產需要時間。 眼追、變焦顯示之類的同理,實驗室有產品,只是沒普及太貴而已。可以全身動捕的定位系統有了,index/vive/小派系列用的燈塔系統,精度足夠用到頭號玩家時代,全身動捕無非多綁幾個定位器在身上。 或者說主角開場那套玩意,現實中幾乎全都有了,也足夠靠譜,唯獨腳下那個萬向跑步機,貴、占地不說,體驗并非完美,比如跑不了太快,類似的滑鍋式跑步機體驗也有差距。 像微軟的模擬飛行vr,從游戲內容上,已經比較真實完善了;但是頭盔的分辨率,可能依然不夠好,主要是頭盔屏幕,距離眼睛太近;而人眼的瞳孔放縮轉移視線,需要屏幕同步調整虛擬世界的視角,這個過程會不夠自然,人眼需要適應。vr技術,比起可控核聚變,還是容易太多了,相信每隔兩年,vr的體驗就會提升一倍。 但是想要達成真正的虛擬世界,還是比較遙遠。 陳淵仔細琢磨似乎產生了某種不確定猜想。 “問你們一個問題,如有《頭號玩家》那樣可以頭盔進入虛擬世界,讀取你的記憶,讓你體驗不同選擇不同人生的體驗游戲,你會玩嗎?”通過量子通訊,陳淵和母艦的直播間建立了聯系。 陳淵輕咳一聲,“當然假設這只是游戲,不考慮隱私安全等等所有網絡安全,不考慮技術能否實現,就好像重生小說一樣可以再來一次!以你為主角,以你的記憶為準,一切的變化皆由你的不同選擇而改變。 你會選擇玩嗎?會擔心因為不同選擇而發現自己錯過太多美好的東西造成就此沉迷在虛擬世界中?” 此刻,和陳淵建立聯系的魯劍有些不太明白他的意思,不光如此,觀看直播的網友們也不明白。 但對于陳淵說的這些,卻充滿了幻想。 “如果可以的話我特別特別想玩這樣的游戲,我內心中隱藏了很多不同的我,我想像張一山一樣每個人格都來一次獨立的人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