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前臺小姐的通知下,陳淵很快就見到了汪海。 本來今天汪海還有很多客戶要見,甚至剛才原本還開著內部會議,但聽說陳淵過來了,汪海幾乎毫不猶豫的把所有事全推到了一邊。 雖然和華聲科技來往并不多,甚至壓根就沒有交流過,但汪海還是能猜到陳淵對華聲科技意味著什么。 這個其貌不揚的年輕人很可能是華聲科技的核心人物, 甚至是華聲科技的創始人。 “聽前臺小姐說您剛才在開會,是不是打擾到你了。”陳淵坐下后先表示了歉意。 “怎么會,陳院士專門來找我,肯定是有重要的事,現在各國航天發展都處于白熱化階段,我身上的這點事幾乎不算什么。”汪海也是表示不在意,當他仔細打量過陳淵后發現要遠比自己想象中的不簡單的多。 “那好吧, 這次來其實也不是什么大事,在此之前我想問一下, 您是怎么看待spacex這家公司的。”陳淵忽然問起了毫不相關的事。 汪海思索了一下,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你是想說,這次的太空撞車事故發生后,星鏈計劃對于我們是福還是是禍對吧?” “其實我認為這個龐大的星鏈帝國背后,一面是spacex急劇膨脹的商業版圖,另一面,星鏈已經嚴重威脅到了空間秩序。” “而且據我的了解,目前太空在軌的商業航天器數量將超100000個,數以百計的衛星還存在回收難題。為了節省成本,星鏈衛星的服役時間有限,通常只有3-5年壽命,這意味著未來每年都將有數以百計的衛星退役。盡管spacex承諾這些衛星具有自動降軌墜入大氣層焚毀的功能,但意外時有發生。” 實際上汪海也清楚, 聯合理事會有出臺過《外空條約》,并強調過各機構在外層空間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所從事的活動,都要承擔國際責任。 但目前國際上還沒有權威的機構能夠對spacex公司的行為做出規范。 如何規避與預防“太空撞車”仍是國際難題。 面對如今的太空“圈地運動”,和盲目擴張的“宇宙霸權”, 仍舊需要權威機構來監管。 這些問題汪海都和陳淵說了一遍,雙方各自都表示出了相同的看法。 陳淵微微頷首,他似乎已經可以判斷汪海是個什么樣的人了。 這次和大疆尋求合作的意義重大,所有陳淵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汪海的立場。 “如果我說,華聲科技可以解決衛星回收,甚至反制宇宙霸權,你覺得國際上會支持我們的太空發展嗎?”陳淵忽然拋出了此次前來的重點。 汪海眼前一亮,肯定道,“這是當然,如果能為國際上的人消除衛星掉落時所發生的意外,甚至能制約spacex在太空中做出的壟斷,他們沒理由不同意。” 這一點汪海是可以肯定的。 對星鏈計劃表示擔憂的不只是上峰,國際上的很多勢力其實都有著不同抵觸,但奈何他們沒有這個實力站出來反制,所以只能任由spacex在太空肆意的發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