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知識網上,哦,或者準確的說,國內談論起光刻機等方面,一個公司就繞不開,這個公司就是鴻蒙。 作為國內可以說目前最成功的科技公司之一,鴻蒙有很多人支持,也有很多人反感,而反感的人則是因為網絡上盛傳的一個營銷“不買鴻蒙等于不愛國”。 那么這個營銷到底是不是鴻蒙自己宣傳的呢?普通人分辨不了,但是學過傳媒的人都懂這個營銷到底是怎么來的。 江海有個同學是學傳媒的,他跟江海說過這里面的道道,什么“議程設置”“沉默的螺旋”等等案例,聽得江海當時是細思極恐。 不過這些暫時跟江海要寫的問題沒關系。 標題“鴻蒙是不是國內目前最厲害的科技公司?以及國內是否有了更先進的光刻機?!” 在問題下面,江海又寫的詳細了一些,“我之前了解過,好像科學院,以及鴻蒙等大公司已經將光刻機研發到了臨近量產的地步,不知道這些消息是否真實?” 寫完問題之后,江海退出了小號,然后直接更換大號,接著打開帖子開始回答。 以他無數的對線經驗,類似這種問題,分分鐘吸引無數人進來,在知乎上類似的問題里面,你吹國家,分分鐘能釣無數黑子。 “我先回答你第一個問題,首先你的第一個問題從某種程度上回答了你的第二個問題,跟鴻蒙相同的公司國內有不少,并不是因為大家耳熟能詳的鴻蒙手機業務有多強。 而是因為鴻蒙這個公司本身的精神,以及它在通訊行業里面的地位。 為什么我提到鴻蒙的精神?這么說吧,從國內經濟大跨越發展開始迄今為止,在高薪科技行業里面的公司有很多,賺錢多的同樣有很多,但是唯有一家公司能在二十多年前還很弱小的時候就立下規矩,以每年銷售額的10%投入作為研發費用! 注意,這是銷售額!而不是利潤! 1997年的時候,鴻蒙的銷售額超過了80億,這意味著第二年鴻蒙投入在研發上面的費用就超過了8億!98年的8億是什么概念? 而同樣在那個時期,鴻蒙雖然年銷售額超過了80億,但是因為規模急速擴張,組織管理問題嚴重,效率低下,部門內耗等等,鴻蒙的任總在那個時候就敢花20億rmb去向ibm學習管理。 可以說,鴻蒙后面的輝煌,跟任總當時的決定是分不開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