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二章 夔東-《伐清1652》


    第(1/3)頁

    孫征淇從保寧出發,一路向東,抵達夔州府萬縣之后,才由陸路轉為水路,由譚文,譚宏兩兄弟親自護送,順流而下,進入了李來亨控制的興山縣域內。

    雖然路途遙遠,足足走了半月有余,但孫征淇滿心的好奇,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譚文,譚宏兩兄弟對這位世子殿下的極盡奉承,都讓他欣喜若狂,心中不由得生出了萬千豪氣,更是立志要趁此亂世,做出一番滔天的事業來。

    這個時間,雖然李來亨在興山縣建立根據地還不到一年,但是由于措施得當,將士賣力,當地的交通,社會生產,都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要說,若不是李來亨主持大局之時,局勢已經崩壞到了大軍即將覆滅的地步,受困于夔東的窮山惡水之中,以李來亨的能力,予他一省之地,雖不能保證如孫可望治滇一般,但也足以攪動一方天地。

    畢竟,便是興山縣一地,在李來亨治理之下,也能基本上保證數萬軍民的基本物資供應。要知道,如此高山峻嶺之間,人煙稀少,土地稀薄,生產極不發達,從來都不是養兵之地。

    不過,在李來亨一面組織本部士兵開墾屯田,自給自足,一面招徠荊州,勛陽等地不堪清廷殘暴統治的居民來恢復生產之后,當地的生產力水平很快便得到了提高。

    在原來的歷史上,李來亨為了保護地方的生產和軍隊物資供應,取得山區缺乏的物資,更是嚴格實行保護民間貿易的政策,下令禁止軍隊士兵搶掠商販,還派人前往附近州府收購食鹽和鐵器。

    而由于李來亨的貿易保護措施得到了極好的落實,荊州以西的百姓往往私自往來興山一帶同農民軍貿易。這也使得夔東地區的抗清武裝直到十余年后被優勢清軍撲滅之時,也能基本上保證當地近十萬軍民的物資需要。

    只不過,這樣的條件之下,能維持大軍生存便已經是十分了不得的成績了,整個夔東近十萬軍民,近兩萬戰兵,與清軍斗爭了十幾年,沒有戰馬,盔甲,火器等裝備的補充,哪里還有可能恢復原本大順軍老營的實力?

    而做出這樣成績,最終寧死不屈,于茅麓山舉家自焚而死的李來亨,也真可謂稱得上:“三百年流不盡的英雄血”。

    其實,由于史料缺乏,后人對李來亨的情況了解不多,只知道他是李自成的侄兒李過的養子,在大順軍聯明抗清后才嶄露頭角,成為主要戰將。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川县| 密云县| 德清县| 盐池县| 界首市| 朝阳市| 东兰县| 精河县| 满洲里市| 犍为县| 广南县| 交口县| 福州市| 枣阳市| 攀枝花市| 河北省| 西乌珠穆沁旗| 息烽县| 楚雄市| 盐城市| 宁河县| 淮安市| 涞水县| 威远县| 卫辉市| 延川县| 博湖县| 荃湾区| 静乐县| 屏山县| 汉中市| 万山特区| 额济纳旗| 黑山县| 江阴市| 安平县| 武邑县| 海林市| 黑水县| 云安县| 厦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