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柳天賜吃一塹長一智,接下來的日子里他都是謹言慎行,絲毫不敢越雷池半步。 說實話,別看他他每次見到永樂表面沒事兒人似的,可是實則內(nèi)心里是提心吊膽,不過武英殿的那一幕再也沒有發(fā)生。 永樂又恢復了一如既往的是慈眉善目,君臣倒也相安無事。 楊士奇最近不見了身影,不用問肯定是在忙發(fā)行債券的事情。 債券發(fā)行,利國利民,這等名垂青史的事情,楊士奇自然不會放過,況且這可是陛下親自交給他的任務。 有了永樂皇帝的背書,以明詔頒發(fā)天下,這就是信譽的保證。 購買債券,一年之后連本帶息的歸還,這就相當于錢生錢啊! 說實話,大明百姓自古以來也沒有見過這樣的大好事啊! 一開始好多百姓都不理解,后來有明白事理的人講解大家都明白了。 感情這就相當于是把自家的錢借給陛下,陛下拿著這筆錢去平定交趾叛亂還大明一個國泰民安。 華夏的百姓對于戰(zhàn)爭可以說是深惡痛絕,他們經(jīng)歷過太多的戰(zhàn)爭,他們見識過太多的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他們是愛好和平的,是渴望和平的。 但是該死的彈丸小國交趾跳梁小丑一般,竟然膽敢捋我大明龍庭的須子,這不是茅房里點燈找死嗎? 趕緊把自家的余錢借給陛下,趁早平定了南方,大家也能早點過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太平生活。 是以,債券一俟發(fā)行,幾乎可以說是頃刻售罄。 短短的七天時間,皇家債券發(fā)行司發(fā)行的五十萬兩白銀的“平定交趾戰(zhàn)爭債券”就銷售一空。 這大大出乎了楊士奇的預料,就連永樂皇帝聽到消息的時候都不敢置信。 七天?胡蘿卜加大蔥乖乖嚨嘀咚,這可遠比增收百姓的賦稅要來的快的多的多啊。 而且,增收賦稅百姓肯定怨聲載道,一片罵娘聲音是少不了的。 可現(xiàn)如今發(fā)行的戰(zhàn)爭債券不但沒有人反對沒有罵娘聲,還反而是一片祥和之音,最重要的是大家都在盛贊永樂皇帝的愛民如子之心。 試想,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要平定南方的跳梁小丑,可是口袋里沒有軍費糧餉,那么按照慣例朝廷沒銀子必定要增收百姓的賦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