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道不安悲涼的鋼琴聲,響了起來。 聽到這樣的音樂不知為何,鄭筠,張奕星等人的心中,都有了一種極度壓抑,大難臨頭的感覺。 隨后,蘇晨的聲音響徹當場: “光輕如紙張光 散落地方 光在掌聲漸息中他慌忙 他在傳唱不堪的傷 腳本在臺上演出最后一場 而全村人們在座位上 靜靜的看時間如何遺棄這劇場 戰火弄臟他的淚光誰在風中吵著吃糖 這故事一開始的鏡頭灰塵就已經遮蔽了陽光……” 鄭筠,張奕星,馬笛,陳勵等人的腦海里,頓時浮現一幅幅畫面。 一個村莊里,大戰的消息傳來,人人恐慌,大風卷著沙塵襲來。但是小孩子還天真的吵著要吃糖。 與蓋老師的《戰勝》的刀光劍影,血流成河,讓人熱血沸騰相比。 蘇晨的歌詞,則是充滿壓抑感。 歌詞中,雖然沒有任何一個詞語,正面描述戰爭,但是,卻給人一種活生生的感覺,就仿佛是發生在自己的身邊,自己的村落一般。 那種大雨欲來風滿樓的壓抑,直擊每一個人的內心。 蘇晨如傾如訴的聲音,在繼續的唱著: “恐懼刻在孩子們臉上 麥田已倒向戰車經過的方向 蒲公英的形狀在飄散它絕望的飛翔 她只唱只想這首止戰之殤 惡夜燃燭光天破息戰亂 殤歌傳千里家鄉平饑荒 天真在這條路上跌跌撞撞 他被芒草割傷……” 聽著蘇晨的說唱,蓋老師臉上的笑容,早已經僵住了。 蘇晨的節奏感帶入很強,但是這種節奏感不同于很多照搬黑人音樂的暴力感或者是刻意加重音調以顯示節奏。 蘇晨的說唱很不一樣,他主要是用加重節拍質感來達到穩定節奏的目的,加重節拍除了使曲子的節奏感更加穩定,合理運用每句話最后降調以增加押韻感同時也是增加節奏感。 給人一種非常好的質感。 和蓋老師他自己的刻意模仿黑人音樂的演唱方式,有著明顯的區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