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這一刻,他感覺好像是過了一生,這一生中有著許多的快樂,有許多的不舍不甘。 聽了這首歌,好像看了一場電影似的,它沒有畫面,卻用我的人生畫上了顏色。 張儀緩緩的睜開眼睛,發現其他人也都呆呆地。 “你一定要聽聽這首歌!” “你一定要聽聽這首歌!” 其他人居然也都默契地拿出那首當年情。 大家都能感覺到這首歌的好,因為這首歌在榜單上快餐式的口水歌、追求直白干脆地快節奏歌曲中,完全呈現出的是異類風格。 它用那種舒緩的節奏,卻將人類最真實最美好的感情隱藏在其中。 它所表達的還不止這些。 張儀能感受到,雖然他不是什么專業音樂作曲家,但是歌曲結束后,讓他有一種追劇般的意猶未盡的感覺。 這讓他忍不住想要查一查這首歌的寫作背景,這首歌背后的故事。 “這首歌絕對是我近幾年來聽過的最與眾不同的歌,我要把他下載下來。” “我想知道這首歌背后的故事,不知道為什么,聽到這首歌總是讓我想到一些我曾經的過往。” 在發現了大家有同樣的感受后,看著歌曲下面的討論,大家都能體味著那種意難平。 “天哪,這首歌寫的也太好哭了吧@***!” “十幾年后我該用什么來證明我愛過你呢是泛黃的書頁還是我的青春@清風不識字...” “可惜思念無聲,還好思念無聲” “原來大家都有可以艾特的人啊!” “哈哈,我突然想起數學老師講的那道題:漸近線可以無限靠近,卻永遠不可以在一起,哈哈哈哈...ha...h” “這首歌的作詞和作曲都是一個人,或許,他一定有很多的故事才會寫出這樣的歌曲吧。” “但是怎么沒有聽說過這號人呢?” 張儀注意這些評論后,于是開始尋找這首歌的作詞和作曲以及歌手信息。 一首歌,其實最重要的是作詞和作曲。 但是大部分人只會記住歌手。 但是張儀更喜歡關注作曲和作詞,在他看來,曲好,詞好,就算牽一條狗,也能火。 張儀看著作詞作曲的名字有些熟悉。 呂澤...呂澤這個名字好像在哪里聽說過,他想起來,好像前段時間有個導演就是呂澤。 張儀翻找著歌曲的來源,最終找到了導演呂澤的賬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