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是《自嘲》全詩,其中孺子牛三字出自《左傳》,原意是表示父母對子女的過分疼愛,可是在這首詩中,卻升華為甘愿為百姓無私奉獻的意思。 因為有‘仙人授道’的光環,所以詩句的意思一出來,這個文人才子的集會上,許多人立馬就理會到了其中的含義。 目前為止,最重要的還是‘橫眉冷對千夫指’這七個字。 正好,此時的秦川,不就因為李明山的暗**火,和姜庭之的針鋒相對,而被‘千夫所指’么? 詩中的秦川是如何回應的? 橫眉冷對! 一副全然不在乎的樣子。 這個秦川為什么,有這樣的自信? 他又憑什么,對眾人橫眉冷對呢?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當最后一句被念出來,當即有人發出冷笑的聲音。 李明山也笑了,這笑聲自然不好,他揶揄道:“看來這位秦先生確實有才華,雖然他本人未到,可這詩中卻蘊含的文運才氣卻是不弱。不過,這躲進小樓成一統,卻有些孤芳自賞的味道了,性格也未免太孤僻了吧?” “詩不錯,人卻乖張了一些!”姜庭之倒是真心夸獎的,畢竟秦川的詩,也算是姜家書院的代表,且不說這詩本身如何,他若直接說詩作不行,打的也是姜家的臉面。 再說了,這詩的水平,姜庭之雖然自信,卻也不敢說自己的詩能比這一首要好。 但是歸根結底,這二人都沒有夸獎秦川的意思。 雖然是文人詩會,可并不是前來參加斗詩會的列位才子,就一定是全部踏入了文運大道之人,秦川作為引道者,目前得到的文運大道獎勵,也就是幾十縷的樣子,算下來整個人族,也就幾百人真正踏入了文運大道。 詩會現場的人數雖然沒有幾百,卻也有八九十人的規模。 不可能這樣一個小縣城,能占這么多的名額。 所以,在場不少人其實還沒有踏入文運大道,卻是讀書人的身份,前來觀摩斗詩會中的詩詞大作,希望能夠踏入文運大道的。 以往每次詩會,也會有人自身積累的才華到了,從而在詩會上鑒賞詩詞的過程中踏入文運大道,不過這樣的概率其實并不是很高,一次詩會下來,最多也就出現過兩人踏入文運大道。 可就在李明山陰陽怪氣,姜庭之半夸半貶秦川的時候,現場不少學子卻激動了起來。 甚至還有人,興奮地來到這一首的面前,然后…… 對著秦川的詩作拜倒在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