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章 不務正業-《大國軍艦》
第(1/3)頁
秦濤的心中暗自慶幸,多虧自己反應快,立刻就做出了撤離的決定,如果再晚上半個小時,就真的出不來了。
因為整個紅色帝國都已經戒嚴了。
回國之后,送走了拉庫爾和他的副官,又送走了顧老和孫匆,秦濤帶著趙玲,再次來到了黃樓。
武勝利在看到了秦濤和趙玲安全無恙之后,才長長地出了一口氣:“你們可算是回來了,這兩天,真讓我著急?!?
自己的女兒和女婿失陷在了一個混亂的國家里,武勝利很是焦慮,但是他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是等,還好,秦濤很有本事,終于回來了。
想起秦濤以前分析的老毛子的國家局勢,武勝利就非常的感慨,秦濤的眼界,真的是太長遠了,看得比所有人都透徹啊。
“武叔,我來找您,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匯報的?!?
“說?!?
“我從老毛子那里弄了一些好東西,需要五百萬盧布的貨送過去?!鼻貪f道。
雖然這個交易暫時沒辦法進行,但是,風波很快會過去,老毛子那里會更加的混亂,這筆交易更容易進行。
秦濤將自己達成的交易,和武勝利說了一番,武勝利的表情復雜,先是驚訝,然后是興奮,再然后又是擔心。
“濤子,你給弄回來的這些,都是好東西,但是,以咱們現在的能力來說,也只能采購一批蘇-27戰機,后續的蘇-27戰機也將在咱們國內生產,海軍這點經費就不用說了,就算是空軍,也只能將全部的資金都放在蘇-27戰機上,咱們恐怕沒有能力在這個時候就上馬一款垂直起降戰斗機啊!”
秦濤把雅克-141的殘骸,以及技術資料給弄過來,那就意味著已經具備了垂直起降戰斗機的研制基礎。
對海軍來說,擁有一款垂直起降戰斗機,有著重大意義的,如果這種飛機有了,那種造價便宜的一萬噸的航母,還真能造個一兩艘,然后搭載上這種垂直起降戰斗機來保護編隊的天空。同時,也可以部署在某些海島,當做固定的陸地基地,擴展海空的巡邏范圍。
但是現在,海軍沒有那個資金啊!
都是錢啊,沒有錢,什么都干不了。
垂直起降戰斗機,畢竟還是太小眾了。
秦濤點點頭:“這幾年,軍隊還真是沒有這個經費,我們弄回來的技術資料,可以暫時封存起來,也可以給國內的某個航空科研所預研?!?
“濤哥,這一路過來,你從未和顧老提起咱們獲得的這些資料啊?!本驮谶@時,趙玲開口說道:“601所是咱們國內航空界的泰斗,難道你…”
趙玲有些好奇。
顧老帶著孫匆和他們一起出去,考察老毛子的雅克夫列夫設計局,按說,有了這些好東西,應該和他們通知一下吧?
秦濤摸了摸頭發:“這個嘛,一路回來,太著急了,我給忘記了?!?
想到這一路上的情況,趙玲也就釋然了。
其實,秦濤當然不是忘記了,而是他知道,這東西根本就不能交給601所,否則好東西就給浪費了。
“顧老他們還要負責蘇-27的生產,估計他們也沒有這個時間?!鼻貪f道:“我們的這些技術資料,如果有可能的話,倒是可以交給611所?!?
當初出國考察的人員,是上級指定的,秦濤不能干預,但是這接下來資料給誰,是他可以操作的了。
“611所?”武勝利有些好奇:“這個設計所,目前正在承擔咱們國家的重點項目,估計沒精力吧?!?
“他們的精力是無窮盡的?!鼻貪f道:“這件事,需要武叔你和空軍方面協調,飛機殘骸連同技術資料,需要三百萬盧布,空軍需要給我弄一批足夠價值的輕工業產品過去,如果空軍不出這個錢的話,那我就去找132廠?!?
在那個天府之國里,有兩個大名鼎鼎的航空機關,分別是611所和132廠,說起這個來,總是有人將它混為一談,反正都叫成飛。
實際上,現在兩個單位,還是獨立經營的。
國內的各種科研機構,都是從蘇聯模式繼承下來的,這種模式下,一個研究所,配套一個工廠,廠所結合,是非常合適的。
但是,611所和132廠,并不是這種關系,132廠是為了應對北方的威脅,建立起來的,畢竟他們所處的位置,當年抗日戰爭時期都沒有被小鬼子給打下來,非常安全。611所,是從601所分離出來的,當年整個殲九的項目團隊,南下搬遷的。
在國門打開之后,132廠努力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靠著大量賣殲七戰機,成功地活了過來,而且還非常滋潤,132廠內,更是有一個技術大牛屠老,帶著廠里的技術人員,把殲七進行了一系列的魔改。
611所,雖然正在搞國家重點項目,但是,拿到的科研經費,還不到601所改進殲八的零頭,所以,日子那叫一個苦啊。
不過,611所的技術人員,有理想,有干勁,硬是在艱難的情況下,將一款全新的戰機給搞出來了,成為了空軍的主力,到了后世,更是將雙發隱身重型戰斗機給搞出來,再看看611所,呵呵呵了。
不管給誰都行,只要不讓秦濤虧本。
“那個發動機呢?”趙玲繼續問道。
“發動機,是我們國內最弱的一環,所以,希望國家能重視起來。”秦濤說道:“雖然目前只有樣品,希望能夠給相關單位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交給606所,或者624所等等科研所,等到以后,我們可能會弄來更多的技術資料。這兩百萬盧布的物資,由他們的上級單位負責撥款。”
(可不能直接獻給國家,否則又不知道有多少人來罵了,華東之雄倒是想大手一揮,給你們了,咱們不差錢,但是…老實些吧。)
雖然是搞造船的,但是秦濤對這些航空工業上的事情,是還是知道一些的,航空發動機這個心臟病的問題,制約了國內軍機的發展,南昌的陸老,就是被卡在了渦扇六上,最后強六只能下馬,目前611所搞的十號工程,也是因為606所配套的渦扇十遲遲無法定型,差點導致項目終結,最后先用了三姨夫湊合,甚至為此修改了整個后機身,才終于修成正果。
只有一臺r-79的樣機和一臺殘骸,不可能直接測繪仿制出來,因為上面用的材料之類的都沒有,不過,現在好歹有個樣機,可以先給相關單位做個參考,至于其他的資料,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在96年的時候,就能夠打包購買過來了,甚至連各種材料的生產工藝資料,也都一起買了過來。
不過,那個時候的r-79,已經落伍了只有一千三四百度的渦輪前溫,連國內的都比不上,所以,參考這款發動機的設計,加以改進,最后的渦扇-15,也就會橫空出世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