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就相等于邢寶華又在驢前面釣個蘿卜,始終追著蘿卜跑。 至于真到15年以后,再說。 反正退休金拿的非常非常的少,只有繼續往下干下去,才能積累多。 解釋權在廠里。 這時期的工人還會以為,會和原單位似的,退休金按照足月工資發放。 其實八九十年代末期,很多職工單位經濟不行了,有些拿不到退休金,有的只有一個基礎生活保障的幾十塊錢。 反正不會讓你餓死的那點錢。 這事兒消息一放出,廠里的工人都高興,招聘來的人更多了。 經過幾天的招聘,又有新詢問,問廠里有沒有班車接送? 當邢寶華得知這消息和了解情況后,大筆一揮,買大巴,組建班車。 先買三十輛。 之后在派人去和市公交公司洽談,開幾條路線過來。 其實,也沒必要去協商,只要邢寶華個市府辦打個招呼,讓那邊給協調一下,很簡單的事兒。 為何去洽談,邢寶華想免費送給市公交公司幾套月票卡系統,作為試點工程。 如果市公交公司答應試點,他會派工程師和攝像人員全程跟著。 先做出樣板廣告來,逐步地推廣。 餐廳的飯票ic和門禁ic都已經整出來了,改改程序弄成月票ic不難。 邢寶華要推廣起來也非常的塊,畢竟沒做城市都有代理商,這就他在推行任何產品的時候,比誰的速度都快。 ic卡的用處非常多,也廣泛,邢寶華甚至想單獨弄出一家專門生產ic產品的公司。 專門生產ic產品。 讓項目小組規劃到經營上,邢寶華只需要做的就是投錢。 如果都放在一個廠里,很多東西生產不過來。 而且也會給現有的工人增加工作壓力。 分家的條件還不是很成熟,需要再等等,他現在只是有這么一個想法。 李教授把邢寶華給她的文獻研究透,并且做了幾次實驗。 都成功了。只是在轉化商用上,難度不小。 而且李教授結合自己的觀點和實驗的數據,重新整理出一份論文來。 這個比邢寶華那個強了不知幾百遍。說服力杠杠的,加上李教授的博導身份。 發現新型材料。對于以為從事材料專業領域的專家來說,這是極大的光榮。 可惜,并不是她發現的,但經過她的手來修飾一番。好像是在她指導下發現的。 說明李教授是某個材料研發的總負責人,手下研發出來會經過她的確認指點等一系列操作。 署名權第一人,就是李教授,后面會有更多人名。但那些人名都不是重要的。 邢寶華看到這篇論文的時候,發現有他的名字,排在第二位。 邢寶華不好意思地搖搖頭,表示要排在最后面。 或者不用署名都沒事兒。 李教授說,她排第一就有點過意不去了。怎能讓邢寶華這位貢獻者排在最后一位呢? 邢寶華笑著說:“李教授,我既然現在賺錢,就不要名利了。兩者只能取一。你想愛迪生一生發明多少?我和他差不多一樣的性質都是商人,選擇專利和錢。 所以,有些獎項不適合拿,這是一種不成文的規定。我家大業大的不賺錢,怎么支持研發,怎么支持實業擴展?” 最后拗不過邢寶華,李教授只好聽從邢寶華的建議,把他的名字排在最后。 “我會在自然、先進材料、科學等學術刊發表這篇論文。”李教授說道。 邢寶華表示沒意見,越大越著名的學術期刊才好,真要轟動了,揚名立萬都是小意思了。 不過邢寶華也不能讓李教授光撲在石墨烯上,讓她分出人來,既然學術都發表了,這事就先告一段落。 就算李教授研究十年,進步方面還是很小的。 那玩意沒十幾二十年的技術積累,根本達不到商業化的目的。 所以石墨烯項目不著急,現在著急的是顯卡和內存制作工藝。 直接把李教授調到光刻廠去。 有李教授的加入,邢寶華相信,老版本的光刻機在升級上會迅速提高進展。 而且李教授還有個領域,那就是在六十年代有過光電領域的研究。 而且還是半導體設備研發的行家。 咱們欠缺的是啥,制作半導體元件的先進設備。 尤其是那些有錢都買不來的那種。 五軸聯動都有了,告訴我缺啥零配件,讓那玩意去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