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趙燁在切割好的硅晶片上一陣尋摸, 一會兒拿起這個, 一會兒又拿起那個。外人以為他是觀察切割的質量,可是沒人知道,他是在處理晶圓。 總不能真的按照真是的成品率來吧?那也太折磨人了。這經過一下他的手,成品率一下就上來了。要是有人問為什么,那就是趕上了,巧合了,對方生產用心了。 還有一點,現在的晶圓直徑還是很小,但趙燁他們的加工精度又遠遠不夠,那么趙燁等人放棄了把晶圓切成一個矩形的思路,而是把芯片做成一個圓形。 可是圓形也有圓形的弊端,最主要的一個就是,無法分辨方向和位置。這在加工和使用的時候,非常的不方便。 趙燁于是就想了個辦法,既然正圓不行,那就給它一刀好了。于是就有了現在的晶圓,每一片都確實了一個三十度的弧,就是把這整個截面的個扇形區域,變成一個三角形。 這樣,卻了一塊兒的這邊就是正上方,除此之外,為了定位的需要,在這個直邊和他的下方,還開了三個不同形狀的小缺口。這樣一來讓加工的各個環節都能清楚的知道這個晶圓的正反面和方向。 第二天吃過了早飯,浩浩蕩蕩的幾十人都來到了地下車間,大家都想見證一下,第一塊這么大規模的集成電路的產生。甚至**日報還派來了專門的攝影記者,一個攝像機和照相機,分別架在里光刻機的一邊。 趙燁和馬華一組,第一個開機試生產。照相機清楚的記錄下趙燁拿起的第一塊硅晶片。 既然是試生產,電路的設計其實并不是很復雜。不過為了驗證一些技術,局部地方被設計的還是比較精細和復雜的。可即便是這樣,這一組用來測試的三十塊晶圓,還是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才從這個車間走出去。 當第一塊晶圓被簡單封裝起來后,立刻就被等在一旁的測試組,拿到了專門的檢測儀器上。隨著一陣的等待,大家就看著一塊又一快的晶圓被放置了上去,所以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了。 “報告,測試樣本一共三十塊硅晶片電路板,其中二十塊達到了要求,五塊是由于硅晶圓的純度問題失敗了,五塊是由于生產問題失敗了。我們的成品率,達到了66.66%!我們成功啦!” “哦?。。〕晒?,成功啦!”所有人都鼓掌跳了起來,就連門口的戰士們都興奮不已,要不是有條例管著,估計他們都想朝天放幾槍過過癮了。 此時的攝像機一直都沒停,那個攝像記者,雖然也非常的激動,但他還知道自己的職責,忠實的守在攝像機的后面,只是手有些抖,也幸好帶了支架來,要不然那畫面都不能看了。 光刻機在試生產以后,又進行了幾天的調整。這才再次投入到了顯示芯片的生產中。趙燁這次沒有親自上手,而是讓馬華還有其余的那些技工接手去操作了。他們生疏是肯定的,浪費材料也是肯定的,不過人都有一個熟練的過程,可趙燁不能每次都是自己來吧?培養人才,那就得拿材料和時間去堆!沒有什么捷徑可走。 光刻機的投產,給了設計組極大的鼓舞和壓力。他們這邊的設計工作還沒有完成呢,可是生產組已經投產了,這豈不是成了戰士拿著武器等彈藥么? 這讓這個設計組產生了極大的緊迫感,趙燁看在眼里,卻是不怎么著急。因為完整的設計圖此時已經躺在他的空間里了,甚至掩膜他都已經加工完了。 趙燁沒有急著把東西拿出來,設計嘛,就是要逼一逼他們才好。 趙燁繼續他的各組溜達,顯示組的進展最快,這一方面是有趙燁成熟的設計方案,但更多的是支援單位卻是牛!718廠還真不是蓋的,從技術專家到高級技工,整體的層次都要比別的單位高一大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