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我什么都沒看見-《帝國的煉成記錄》
第(1/3)頁
第15章 我什么都沒看見
在邊城有一項定期舉行的活動,每每開展的時候都能引起萬人空巷,圍觀者往往能圍上里外十圈,看到精彩之處總是能引得掌聲雷動,好不熱鬧。
而這項活動就是——軍中演武。
或許是秦人天性尚武,又或許是身處在邊城這樣的環境里,可以說邊城上下沒有人不喜歡力量的。
陳麻子再結合趣味活動豐富居民日常生活、選拔有能力的人、刺激基層鍛煉學習等等等等各個方面的考量,便將演武這項活動長期定了下來。
演武在沒有戰爭的時候還是很頻繁的,固定為每個月一次,一次一個月。
從初賽到決賽就會斷斷續續比上一個月,而上個月一場大戰之后,邊城折損過半,演武便一直往后順延。
拖到現在編制基本充實了,該整編磨合的也磨合的差不多了,才重新啟動。
具體來說,演武分為兩個板塊,一個是以每列十人為單位的團隊戰,另一個便是個人戰。
前者每百人隊有一個參賽名額,具體怎么安排完全由各自的百人隊率負責,除了隊率副隊率不能親自上場外,其他人員隨意組合。
你是隊內自行選拔比試也好,隊率直接指派也罷,陳麻子全都不管。
之所以是以一列十人為單位舉行團隊賽,一方面是因為秦部落軍中基本的幾種陣列需要通過三至十人的隊列進行組合,可以借此考驗各列的基本素質。
另一方面則是可以從列長中挑選一些比較靈活的人,以待后續觀察,換句話說就是做人才儲備。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百人隊要是直接下場的話,動靜就太大了。
十人剛剛好。
至于個人戰,很多邊城軍民其實都已經忘了這一茬。
主要是因為普通軍士的個體實力除非突破到一個很恐怖的程度如陳麻子這種,次一些也要是各營都統的級別,不然在戰場上、云氣壓制下的個人的作用就顯得很是無足輕重。
所以陳麻子一拍腦袋,得!
那就搞擂臺賽吧。
每屆由上一屆獲勝的人直接守擂,于是陳麻子一上場之后,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擂主……
這大家伙一看,真會玩嘿!
這拿頭打也打不動啊,得了,看團隊賽去了。
陳麻子瞅這情況,那行吧,稍微放低一些標準,讓各營都統輪守擂臺去。
結果您猜怎么著?
嘿!
還是沒人咧!
大部分人還是覺得算了算了,惹不起。
陳麻子覺得接著放低標準就沒什么意義了,不再松口,于是個人戰就漸漸被人們所遺忘。
今天是演武重啟的第一輪第一天,一共一百一十五支隊伍將通過抽簽開展五十一場比賽。
是的,就是五十一場!
邊城的總人數因為外出任務、傷亡等原因,每屆演武的參賽隊伍數量都會有些出入,大體上都在一百支到一百二十支隊伍間徘徊。
于是又是陳麻子拍板決定只要是一百二十八支隊伍以內,那就放足空簽補齊一百二十八支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