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通海夷道-《寬容快樂》
第102章 通海夷道
隋唐時期,廣州成為中國的第一大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
廣州通海夷道以廣州為起點,全長1.4萬公里,是當時世界上最長遠洋航線,途經(jīng)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當時通過這條通道往外輸出的商品主要有絲綢、瓷器、茶葉和銅鐵器四大宗;往回輸入的主要是香料、花草等一些供宮廷賞玩的奇珍異寶。
在隋唐以前,即公元6~7世紀,它只是陸上絲綢之路的一種補充形式。
由于西域戰(zhàn)火不斷,陸上絲綢之路被戰(zhàn)爭所阻斷。
代之而興的便是海上絲綢之路。
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最早叫法:廣州通海夷道。
商船從廣州起航,向南至珠江口的屯門港,然后折向西南方,過海南島東北角附近的七洲洋,經(jīng)越南東南部海面,越過馬來半島湄公河口,再通過新加坡海峽到蘇門答臘島,向東南行駛往爪哇,西出馬六甲海峽,橫越印度洋抵達斯里蘭卡和印度半島的南端,再從印度西海洋至波斯灣的奧巴拉港和巴士拉港。
僅徹底平定安史之亂的唐朝第九位皇帝唐代宗李豫年間,每年到達廣州的阿拉伯商船就有四千多艘,來自西亞乃至非洲的大量外商在這里出入。
生于東都洛陽上陽宮的李豫從小好學,專攻《周禮》與《易經(jīng)》,學習儒家經(jīng)典。為人仁孝溫恭,言談舉止皆符合禮儀,器宇度量弘深,寬厚而有決斷,喜怒不形于色。上陽宮系李治修建,武則天退位后年居住。
仙霞派上下很喜歡李豫和他的長子李適。
唐代宗李豫之后的皇帝是唐德宗李適。
宋元明時期,廣州不僅成最大陶瓷和絲綢吞吐港,而且海外貿(mào)易航線進一步擴展,形成廣州-菲律賓-拉丁美洲,廣州-歐洲及廣州-日本三條遠洋航線。
(本章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宾川县|
大悟县|
固始县|
高安市|
出国|
随州市|
宁夏|
昌宁县|
宁化县|
邵东县|
泽库县|
无为县|
都昌县|
雅江县|
和田市|
忻城县|
温泉县|
温泉县|
大化|
东乌珠穆沁旗|
苍山县|
西平县|
开封县|
长寿区|
平果县|
哈密市|
安平县|
绍兴市|
锡林郭勒盟|
扎鲁特旗|
上思县|
陆丰市|
南丰县|
集贤县|
新竹市|
攀枝花市|
合山市|
五常市|
加查县|
双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