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瞻墡忽然問到這兩個和交趾接壤的地方,這倒是出乎了馬祺的預料,他沒準備資料,也不明白朱瞻墡問這個問題的原因。 “殿下何處此問?” “回答便可,不必多問。”朱瞻墡一邊翻著資料,頭也沒抬的說。 馬祺忙說:“是臣多嘴了,臣對于這兩個地方認識不多……” “挑你知道的,重要的說。”朱瞻墡不想他說沒用的廢話。 “暹羅與我朝交好,當年烏通王建立王國,得到了太祖皇帝的封賞,封為暹羅國王,陛下又贈暹羅王金銀大印,暹邏王也遣使謝恩。” 因為明朝是有老撾宣慰司,所以暹羅實際上與明朝接壤,暹羅國王對于明朝可謂是非常忠心,多次進貢,而且鄭和下西洋也多次停留暹羅,關系歷來不錯。 “暹羅從國王到平民都崇信釋教,以教治國,至于甘武,他們自稱吳哥王朝,與暹羅交趾接壤,在兩地中間,甘武與暹羅長期不對付,雙方也多有摩擦。” “據說百年前吳哥王朝國力鼎盛曾打下大片的疆域,這些疆域就包含了暹羅和交趾的一部分,所以三者歷代以來關系都不怎么好。” 但凡是接壤的國家,雖說叫的好聽是鄰國,但是摩擦不可避免。 “我朝開海禁的消息你知道了吧。”朱瞻墡繼續翻書。 “臣已得到了通知。” “既然開了海禁,那么和這些地方都可以進行海事貿易,我打算先試試看招安黎利。” “殿下,黎利此人不會接受朝廷招安的。”馬祺異常的堅定。 “看來你對黎利挺了解的。” 馬祺一愣,轉而笑著說:“殿下,我們打了這么多次仗了,總還是知道一些,黎利起兵叛亂打的就是反抗大明的旗幟,若是他接受了招安,那他手下的人還會跟著他嗎?” 馬祺堅定的反對招安。 但是朱瞻墡的第一選擇是招安,打的越久,他想要將這里作為糧倉的目標就越難。 湄公河下游平原,交趾,甘武都有一部分,那里是種糧食的好地方,現在還在黎朝叛軍的手中。 來到河內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剛經受過戰火洗禮的城池,一片狼藉,張輔將軍還算是克制,沒讓士兵大肆劫掠,這是交趾叛軍撤退之前自己點火燒的,什么都不給明朝軍隊留,糧草付之一炬,財物也都帶走了,只剩下那些可憐的老百姓。 他們可不是什么正規軍,都是匪徒或者臨時被召集起來的,對自己人也是很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