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松,你認得東瀛倭寇的標記?” “幾年前剛從軍的時候,屬下隨著沿海軍隊對戰過一次倭寇,驅逐了他們,抓的俘虜里面就有帶這種烙印的。” “你詳細說說。” 楊松便接著說:“當時抓到的倭寇交代說他們東瀛之前分成南北朝,后來南朝勢力衰退,他們很多沿海的居民受到了迫害被抓做奴隸, 或者成為浪人,最終漂洋過海來謀出路,這也是大多數小波滋擾我國沿海倭寇的主要人員。” “看來這伙冒充“東瀛使團”的人或許就是這些奴隸,張禹你們讓刑部審問吧,問問真正的東瀛使團現在什么情況?” “五殿下您的意思是,真的東瀛使團……” 朱瞻墡點了點頭:“總不會這些流寇平白無故想起來冒充東瀛使團,我懷疑真的東瀛使團可能已經遭受他們毒手了。” 兩人坐上了馬車就回宮了, 朱瞻墡也沒想到這么輕松, 這些流寇畢竟破綻太大,也不懂國家外交之間的事宜,只待審問了。 “五弟,這群流寇敢冒充東瀛使團,不能輕饒。” “那是自然,只是現在還不知道真的東瀛使團如何了,之前的消息他們要在年前覲見,算來現在都沒靠岸的消息,應是被這群流寇抓了或殺了,既然是來拜訪的使團,是死是活,來龍去脈總得給個交代,正好借此機會去東瀛。” “去東瀛做什么?” “不知道東瀛的公主漂亮不。” 朱瞻墡的回答給朱瞻埈整無語了,朱瞻墡故意不和他說更多。 回去先將事情稟告了太子, 勒令刑部加緊審問, 朱瞻墡就先告退了,但是朱瞻埈留下來對太子爺說:“父親,現在還不知道真的東瀛使團如何了, 之前的消息他們要在年前覲見, 算來現在都沒靠岸的消息,應是被這群流寇抓了或殺了,既然是來拜訪的使團,是死是活,來龍去脈總得給個交代。” “恩,考慮周全,這些流寇膽子太大,若是東瀛的使團真的被殺了,其中有他們將軍的弟弟,是死是活得給個消息,不能失了大國禮儀風范。” “兒子先告退了。” 朱瞻墡可不知道二哥這個學人精,背了一段他的話。 第二天一早又下了雪,一早胡善圍就來到了朱瞻墡的院子里面,他剛起床就見到了胡善圍,這一天心情不就好了嗎。 “胡尚宮,今日怎么這么早來了。” “殿下,光祿寺送了新年宴會的宴請名單和菜單, 太子殿下說與您商量就好了。” 朱瞻墡明白這肯定和太子爺不喜歡光祿寺的飯菜有關, 而且這些都是照著慣例來就好了, 沒有什么特別要注意的,所以就把事情分給了朱瞻墡。 接過清單,掃了一眼:“胡尚宮,母親那邊要在新年給諸位誥命夫人送禮?” “太子妃娘娘覺得現在很多大臣,特別是武將都在前線,新年沒法回家團圓,給那些有誥命在身的夫人或丈夫在前線的官員夫人送些禮物以緩思念親人的情緒。” 朱瞻墡點點頭:“確實該如此,但是母親賞的也都是些金銀綢緞之物,這樣吧,與母親說說可以讓這些夫人們寫信,我會安排蒸汽船送貨之時將信件帶著北上,同時也會將北方的信件帶回,以解相思之情。” 古代的驛站,對于軍情之類的事情傳遞效率還可以,但是普通的信件效率低,丟失率也高,郵局體系也是有用的。 “殿下此言極是。”胡善圍微微笑著,帶著成熟女人的魅力,阿姨的溫柔是真似一把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