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中年士子走了。 在場的眾士子間出現了騷動,卻無人跟隨,畢竟嬴渠梁說的不錯,秦國與他們是共需。 有些人,他們很需要這個平臺。 此番入秦,大多數都是落魄貴族,和一些寒門士子,他們無比的清醒,若是沒有秦國這個平臺,他們縱然有一身才學,也不得不老死山林。 誠然,天下三十多諸侯,總有安身立命之所,但,如秦這般大國,如秦公如此誠懇求賢,少之又少。 這些人入秦,自感已經是降尊紆貴,在內心深處做著春秋大夢,想著一來秦國便能立即做個高官。 他們的癡心妄想,被嬴渠梁寥寥幾語擊破,方才士子憤而離席,不過是惱羞成怒后的無能狂怒。 這一刻,眾士子沉默。 嬴渠梁輕笑,不緊不慢:“按照中原求賢慣例,諸位入秦,孤應該立即給諸位任命官職。” “本來孤也是這樣打算的,之所以遲了半月,是等所有人全部到了,一次性安排。” 說到這里,嬴渠梁話鋒一轉:“但是,方才孤聽諸位所言,清楚的意識到,這些年,我秦國與列國往來很少,這就導致,諸位對秦國一無所知。” “有道是,人要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但,孤對諸位一無所知,對于諸位擅長更是不了解。” “同樣的,諸位對我秦國也兩眼一抹黑,若是此刻孤倉促任命,則無法發揮諸位長處,諸位不了解秦國,也無法一展胸中所學。” “孤思之再三,決定讓諸位訪秦三月,以增加諸位對秦的了解,等諸位訪秦結束,按照諸位才能,一一安排任命,諸位以為如何?” 嬴渠梁一番話落下,院落中雖然沒有太大的議論聲,但眾士子心里是不滿,憤怒的。 一卷求賢令,言辭誠懇。 他們抱著熱情入秦,結果不立即封官賜爵,反而讓他們入秦地窮鄉僻壤三月,這些士子心下滿意才是怪事。 院落中一片死寂。 荒把玩著茶盅,不由得感慨萬千,從這些士子與衛鞅身上就可以看出,誰是腳踏實地干事的人了。 衛鞅不讓人說,意識到這一點,自己就走了。這些人,嬴渠梁提及,反而心生不忿。 兩者之差距,可謂天差地別。 半響,一青衣士子站起身來,高聲,道:“秦公此言差矣!” “秦國無士,天下共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