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破奴不由悄悄的為自己點了個贊。 自己編的這個理由簡直是絕了,說的特喵的連自己都有些深信不疑了起來。 現在大家當皇帝的經驗都還不算是太多,前頭也就秦始皇和秦二世,漢高祖,漢惠帝,漢文帝和漢景帝這六位皇帝而已。 作為歷史上的第七個皇帝,劉徹其實并沒有多少先輩的經驗可循。 大家都不知道該怎么做,所以只能不斷的去摸索,去試錯。 漢高祖劉邦曾經為了避免秦朝的悲劇,在建立漢朝之后便開始讓人總結秦朝滅亡的原因。 這是一個懶方法,也是一個最有效的方法。 我不知道該怎么去做,那我認為導致你滅亡的事情我不去做就行了。 而黃老學說則正好迎合了劉邦的這種觀念,所以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當時的治國思想。 無為而治并非不管不問什么也不干,而是沒有把握的事情不去做,不輕易的去改變現有的,被證明為沒什么大錯的政策。 在劉徹看來黃老學說太過于保守了,以至于即位之初就開始對黃老學說大肆的清洗,建元年間劉徹與竇太后的沖突起因就是因為這件事情。 而當時年少的劉徹顯然沒有意識到,若不是因為漢朝遵守了幾十年被他稱之為保守的國策,后面壓根就不會有他反擊匈奴的底蘊和實力。 再換句話說,若是將劉徹與漢惠帝或者漢文帝位置互換,那么等待著漢朝的將會是什么? 想到這里,劉破奴忽然打了個冷顫…… 回答他的只有兩個字! 亡國! “就算皇帝肯退位,你又如何保證太子一定能行呢?”劉徹并不認同劉破奴的說法,但也還是愿意順著這個想法去發現問題。 這些話太子是絕對不敢在自己面前說的,而像劉破奴這種狀態,說出來的才是最真實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