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甚至,不會比柳賣國掙得少。 有沒有靠譜產品不重要,只要有概念,會運作,也會讓公司跟自己都過得非常好。 “讓我負責計研院跟旸宏科技的合作項目,是你提出來的?” 倪大拿看著謝旸,一臉嚴肅。 等謝旸點頭后,他才就開口: “謝旸,你應該清楚,我并不擅長管理,更別提負責整個項目了。” 此刻的倪大拿,神色更是嚴肅。 他確實不擅長管理。 不過,對于他的說辭,謝旸不置可否,開口道。 “倪總,誰負責這個項目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須按照龍芯配套的需求進行技術研發。” 謝旸沒有猶豫。 臉上的表情也變得認真起來。 見倪大拿不說話,魏方圓也不吭聲,他才繼續說道: “要不是為了滿足龍芯配套需要,咱們根本沒必要投入這么多!旸宏科技并不是專業從事計算機研發的單位,同樣,我們也沒有準備在計算機領域投入太多。” 謝旸的解釋很清楚了。 旸宏科技不打算進軍計算機產業。 可計算機的技術,是旸宏科技避不開的。 “倪總,不是咱們愿意,而是我們公司對于計算機的一些技術確實有著非常龐大的需求,任何一款產品,其實都繞不開的。芯片,是重中之重!” 一旁的魏方圓也解釋道。 對公司未來的發展,他很清楚。 沒有先進的計算機芯片,真心無法持續發展下去。 “我認為,這事還得從長計議。” 倪大拿皺著眉頭。 不論是研發龍芯,還是完善相關配套產業,需要的投入可都不小。 他真不想旸宏科技把目前表現出來非常光明的未來給賭到這個項目上。 國家都不敢賭啊。 要是國家賭這個項目,絕對會不計成本,大規模地舉行全國技術大攻關。 這樣的研發規模,可不是旸宏科技能比的。 “倪總,真不用擔心資金方面。之所以提出由您負責,是因為在這方面,您比我們更熟悉。國家搞科技大攻關的效率跟結果,自然不是私人公司能比的,但是私人公司也有著國家搞這項目無法比擬的優勢……我們投入的資金,需要回報,一旦產品無法市場化,研發投資收不回來,那就必須繼續搞,要不然,就真的打水漂了……” 謝旸神色澹然。 他很清楚倪大拿的擔憂所在。 他這樣一說,倪大拿反而不知該如何開口了。 一開始,倪大拿以為謝旸一個年輕人,不知輕重,根本不懂研發龍芯需要投入多少。 可現在,謝旸直接和計研院達成合作,擺明要在龍芯這方面投入巨資,還指名他來負責。 眼前的年輕人,鐵了心要搞國產芯片! 他還能說什么? “可我們技術人員……” 倪大拿嘆了口氣,語氣中滿是無奈。 “放心吧,倪總。目前,咱們跟北熊的合作即將展開。只要旸宏科技和計研院的合作順利達成,就能針對性的從北熊找一些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研發人員。” 謝旸更不擔心人員問題。 此時,弗雷德、約瑟夫兩人正在土川等待他答復。 北熊的技術研發人員,比不得歐美,卻比國內的技術水平要高很多。 一時間,氣氛凝固起來。 謝旸直愣愣地盯著倪大拿,目光中滿是期待。 一直,他都在等倪大拿答復。 一切的一切,都為了龍芯的順利出世。 在國內想要搞芯片,就必須要完成配套產業。 不僅是計算機硬件設計,還有相關技術研發,甚至,配套的各種基礎設備跟技術,如光刻機、硅圓晶制備工藝等,都需要提前布局。 目前,國內芯片領域才剛剛起步。 80年代初期,國家就已經從國外引進的芯片式產業,可這引進的芯片生產線只是為了給彩電配套。 到了現在,作為國內第一家引進首條成套集成電路生產線的工廠,742廠,也就是國營江南無線電器材廠,在引進全套從硅晶圓到封裝技術后,一直在擴張產能,可技術水平方面,提升得并不多。 最近的908工程,也是國內第一次發起對集成電路產業向大規模、先進水平進行集中沖擊,其主要目的是建成一條月產1.2萬片、6英寸、0.8-1.0微米的芯片生產線。 在1990年提出設想后,至今仍未實施。 作為過來人,謝旸比誰清楚,這個項目,一直需要等到1998年,工程才會投產! 換源app】 那時候,芯片產業技術,已經達到納米級別,甚至國際上最先進的已經達到了180納米! 這就意味著,908工程最終投產的時候,已經遠遠落后國際技術水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