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431 自從人類文明誕生以來,每個人都害怕死亡。 但是,并不意味著每個人都渴望永生。 在網(wǎng)上發(fā)帖,表達自己不想永生想法的人,其中有很多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 陳強,一名三十四歲的書店老板。 曾經(jīng),在網(wǎng)絡還沒有出現(xiàn)的年代中,大家的娛樂時間普遍都是電視跟dvd,以及報刊雜志還有。 相比電視節(jié)目跟dvd,這很容易受到父母的管制。 而報刊,作為年輕人也更傾向于專業(yè)類的報刊,例如故事會或者是電腦報之類。 除了報刊之外,雜志跟成為了年輕人最喜歡的娛樂消遣方式。 只不過,相比,雜志的成本遠遠超出年輕人的經(jīng)濟負擔能力。 在那個橫行的年代,幾乎每個年輕一代都有跟別人交換書籍閱讀的經(jīng)驗。 通過交換的方式,減少自行購買的花費。 也通過交換的方式,能夠認識一起閱讀的朋友。 甚至在九十年代中期,京城很多小書店,都有自己的小圈子。 武俠,言情,這兩個分類一直霸榜年輕人閱讀排行榜前兩位。 即便是科幻,也只能屈居第三。 每當有新作品,尤其是火速打開知名度的新作品,往往能夠吸引大量的年輕人湊在一起。 陳強就是其中之一,而他也正是通過閱讀交換書籍,認識了自己命中的白月光。 只可惜,從相識到相知,再從相知到相戀。 二十七歲,正準備步入婚姻的兩個人,卻迎來了生死離別的悲劇。 未婚妻因為一場車禍告別了這個世界,也告別了深愛的未婚夫。 從那以后,陳強為了紀念自己的妻子,他便來到了這處書店打工,從最初的一名普通消費者轉(zhuǎn)變成了一名員工。 之后,隨著隨身聽價格越來越便宜,看書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每個人都帶著隨身聽插上耳機,選擇用音樂的方式打發(fā)自己的時間。 因為生意不如預期,再加上之前的老板年齡越來越大,于是想要把店關門歇業(yè)。 也正是這一天,店里面的小員工,選擇租賃這家店面成為老板。 之前的那位老板也知陳強的故事,于是便爽快地把店面頂給了他。 從那之后,陳強生命的所有全部濃縮在這小小的書店之中。 妻子看過的每一本書,陳強每天都會認真的打理。 而在沒有網(wǎng)絡的年代中,大家為了彼此交流,甚至在每個書架上都有一個留言本。 人們寫下自己看過書籍的感悟,也寫下對于別人感悟的回應。 同時,也有人默默寫下自己暗戀人的名字。 最后,一個專門用于交流的留言本,仿佛變成了表白的許愿池。 回想當年,未婚妻跟陳強都在閱讀《天龍八部》。 雖然這是一部發(fā)行很多年的武俠,并且已經(jīng)有了電視版本,但是對于年輕人來說,書籍仍然是他們獲取快樂的最佳來源。 當時這一套天龍八部明顯是盜版,一本天龍八部硬生生被分割成了上中下三本。 由于金老爺子的書籍一向是借閱的熱門,店內(nèi)三套天龍八部在很長一段的時間內(nèi),竟然沒有出現(xiàn)過能夠湊齊一套的情況。 在有一個時間段內(nèi),未婚妻一直想要看下本。 可是每次來書店借閱的時候,都是已經(jīng)被人借走的狀態(tài)。 終于有一次,當陳強拿著剛剛借到手的天龍八部下本兒準備回家時。 還 沒有來得及出書店,便被當時還不相識的未婚妻直接伸手阻攔。 雖然伸手阻攔不禮貌,可是接下來祈求陳強在還書時,一定要優(yōu)先通知她的交談中,表現(xiàn)的極其乖巧很禮貌。 為此,還主動留下了自己家里的電話。 希望對方還書時,又先給自己打個電話。 然后兩個人相約一道來到書店,前一秒還書后一秒借閱。 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保證這本書過度到未婚妻的手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