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么大一筆錢,你能掏出來嗎? 就算能掏出來,從投資建廠到聯系供貨商渠道,少說也要再花上3000萬美金。 這里里外外,折合成人民幣的話,差不多要4個億!”有人說話時,還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張報紙。 原本這報紙,只是上廁所時看的東西。 畢竟這年頭,上廁所要是不帶個雜志,不帶個報紙,實在是蹲不下去。 也就是上廁所的時候,從報紙上看到了關于手機牌照的介紹,以及一個廠家想要生產手機的最底成本是多少。 報紙很快放在了蘇安的面前。 看著擺放到面前的報紙,蘇安花了不到兩分鐘,簡單的看了一下內容。 這兩分鐘的時間里,蘇安看到了幾個重要的數據。 就算是跟手中有牌照的企業去租牌照,那1000萬美金的報價也是有附加條件的。 除了租賃費不說,同時還要跟廠家進行利潤分紅。 這種租賃,并不是簽個文件。 而是兩個廠家共同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只不過持有牌照的廠家不出一分錢,完全是租賃者承擔一切費用。 此時,牌照持有者不用出一分錢,除了每年能拿到1000萬美金的基本費率之外,還能得到20%的公司股票,以及這20%公司股票的分紅。 不過,報紙上也提到了另一種租賃方式,與1000萬美金買斷的方式不同,那就是每部手機60元到80元不等的報價。 生產的越多,自然交出去的費用也就越多。 報紙上還說,到2002年12月底,預計信息產業部一共會頒發49個許可證。 但是市面上卻有100多個手機品牌,700多個品牌型號。 如此之多的品牌跟機型,顯然有一半以上的手機品牌,都走上了租賃手機牌照這條路。 甚至這條租賃之路,已經是相當的成熟,有完整的產業鏈。 據統計,2001年國內的手機用戶就已經達到了1.45億的龐大規模。 預計到2002年12月底,將會達到2.1億的數量級,并且到了2003年很可能會達到2.7億的規模。 如此之大的市場,代表著這生意是人人都想要參與的大蛋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