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叫水往西流-《慷慨天山》
第(1/3)頁
劉振華所在的沙梁子墾區北面每年春夏由于天山上的雪水融化侵襲,使得土地極為肥沃。但因為沒有穩固的水源,這里仍然是一片荒野,渺無人煙,偶見牧者的流動氈帳
地勢上,這里從東向西分別為沖積平原、戈壁灘、風成沙漠。
山前洪積扇上的戈壁灘,多礫砂,稀疏地生長著矮小耐堿草類,零星分布著紅柳、芨芨草、枇杷柴等,一望無垠,蒼茫空闊。
間或有牛、羊、馬匹啃食著衰草,幾峰駱駝昂首聳立,灰色的鳥雀跳躍飛騰。
河床故道切割深,難以引水灌溉,。
沖積平原,地勢平坦,鹽堿較重,表土蓬松,泛堿季節觸目茫茫,風起時白霧彌天。
生著堿蓬、駱駝刺、紅柳等草類和灌木叢。河故道兩岸還有繁茂的胡楊樹、沙棗樹、梭梭林。傍晚或凌晨十分還能看到黃羊狂奔,野雞驚飛,草鹿出沒。
劉振華根據土地上的痕跡,發現歷代時應該有小規模的屯墾,荒原上尚有田埂依稀可辨。
戈壁灘與沖積平原交接處,由于雪水滲透,多泉,形成了一片溢水帶。
遠方的低洼處還有大片葦湖。夏天的時候蘆葦長勢迅猛,阻斷陽光,所以水依然冰冷刺骨。現在這個時候,蘆葦遮蓋,外邊天寒地凍,水面上只結薄冰,反而暖和些。
葦湖邊,有四五人都無法合抱的粗壯老榆撐起蔽天華蓋,引來無數飛鳥筑巢。
風化的沙地和沙漠直接接壤,其中寸草不生。這些沙丘隨風移動,連野生動物都極少出現。開春時狂風襲來,黃沙蔽日。炎夏白晝,大地如火炙烤。熱浪如旋風般騰地而起,團長張雄偉也注意到了這片地方,因為這里的土地最適合耕種,只要解決了水源問題,就可以種植棉花和糧食。
在團黨委夸大會上,團長張雄偉提出引水西流的建議。結果整個會場中眾人意見相差極大,有的人覺得可以先勘察一下,試試看;也有人人覺得那邊地勢太高,根本無法把水引流過來。
但張雄偉的態度堅定。
鑒于地處劉振華所在的沙梁子墾區,他特意把劉振華叫回團部來。
“團長,這些技術上的事我也不懂。但我覺得只要有遠大的理想和堅強的意志,在男的事兒也能辦成。”
“說的好!只要你有信心,我代表團部也表個態,絕對支持!”
張雄偉說道。
當晚,張雄偉便帶著去見了生產辦公室的領導。
“哎呀……叫水往西流,那可真是難啊!”
生產辦公室的這位領導,曾經當過減租滅霸工作隊的隊長,去過沙梁子墾區,對那的情況很是熟悉。
“那里的老鄉給我說,當地以前有個財主,也看上了這片地方的好土地。花了幾年的功夫修了一條渠,但放水時,處處坍塌滲漏,連一道低矮的土包都流不過去。”
生產辦公室的領導說道。
“漏水的話,堵上不就好了?”
劉振華說道。
“地主當然能想到這個法子,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嘛!長工一開始用蘆葦填堵,但根本沒用。不過這地主也是財大氣粗,命人從家里拿來氈子堵漏,還是沒用!后來花光了錢,水卻一滴都沒有流過來,把自己活活氣死了……”
這一晚劉振華一夜沒合眼,總是想著白天領導說的那個故事。
真假暫且不論。
當地有這么個說法,就證明引水西流的確是一件比登天還難的事情。
翻個身,長嘆了口氣,劉振華想起以前的戰斗,想起南泥灣大生產時期的日子。又想起司令員在動員大會上說,既要客觀的服從自然規律,又要有人定勝天的斗爭精神!
想到這里,劉振華就再也睡不著了。
“劉振華!”
團長的聲音從門外響起。
“到!”
劉振華電打一般從床上跳起。
“去墾區看看。”
隨行的還有位文化教員,是張雄偉專門請來的。
沙梁子里積雪初化,泥濘難行,大清早的寒氣襲人。
劉振華從營地里叫來了機槍手和小家伙兒,眾人一起在荒野里測量地形高差。
“團長,咱們沒有水平儀和花桿。”
文化教員說道。
這讓張雄偉也犯起了難……
別說歐沙梁子沒有,這樣的專業測量儀器連團部都沒有。
劉振華悶著頭想主意,忽然瞥見了機槍手。
“你過來!”
“連長!”
機槍手不知劉振華有什么事。
往他面前一站,劉振華就拍著他的肩膀對團長張雄偉說道:
“團長,教員,他這大個子,要是站的筆直筆直的,可以代替花桿吧?”
“我看行!”
張雄偉頓時笑了起來。
文化教員心里卻犯嘀咕……
再高的各自畢竟也是人,和花桿哪能一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平县|
宝兴县|
博乐市|
定边县|
新化县|
偃师市|
景洪市|
涟水县|
滕州市|
新宾|
大田县|
金塔县|
明光市|
东方市|
德安县|
皋兰县|
长岭县|
昆明市|
宁夏|
营山县|
西藏|
平泉县|
土默特右旗|
乐业县|
阳山县|
遂平县|
利津县|
柳林县|
太仆寺旗|
左贡县|
永登县|
资兴市|
都昌县|
壶关县|
南投市|
眉山市|
蒙城县|
凤山市|
光泽县|
永年县|
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