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xiàn)在已是秋天,田野里金黃的麥子隨著風像波浪般隨風擴散,農(nóng)人們都在田野里收割麥子,不時停下來擦干臉上的汗珠,本來無神的眼睛中也透露著希望。由于上王莊原主人王員外已經(jīng)授首,原本歸屬于王員外的土地全部收歸裴家軍所有。 是的,裴小二并沒有像其他穿越人事一樣,將土地都分給百姓們。這并不是裴小二不愿,而是就算裴小二敢分,百姓們也不敢要,裴小二的身份在大部分人看來還是流寇,是官軍圍剿的對象,誰知道裴小二以后會不會還在這里? 萬一收了他分的土地,就被綁到了裴小二的戰(zhàn)車上,就是從賊,等官軍來了是要被圍剿的。所以百姓們寧愿保持原狀,繼續(xù)租種。至于租流寇的土地會不會被官軍圍剿?每個人的心中都藏著一個鴕鳥,不是么? 盡管不能直接將土地分了,但是為了盡量爭取民心恢復民力,裴小二已經(jīng)下令,免除租種土地十畝以下的租稅。十畝以上的也都減半征收,算是真真切切地給百姓發(fā)紅包,所以盡管今年收獲并不豐厚,然而百姓的臉上依然透露著喜悅。 裴小二隨著劉先春走在上王莊郊外的小路上,一會看看田野中麥子的長勢,一會又與田里老農(nóng)攀談,還體驗了一把這個時代割麥子的感覺。 劉先春全程沒有說話,面無表情地看著裴小二的舉動,也有些好奇,這個時代很少有上位者能這么關(guān)心農(nóng)事。 裴小二放下手中的鐮刀,啪啪身上的浮土,向著下一塊土地走去,“仲芳(劉先春的字),你也是做個幾年知縣的,你可知道最近幾年夏縣總共交了多少石稅糧?多少糧銀子?” 劉先春回憶了一下,最近幾年夏縣連年天災(zāi),百姓民不聊生,自己也算是為國為民,整天想著跟上司扯皮怎么少交稅了,好像真的沒交過多少賦稅。 “連年天災(zāi),百姓窮困至斯,吾又怎忍心催逼太甚?”劉先春有些不屑。 “你是個好官,卻又不是個好官。” 聽裴小二的感慨,劉先春有些來了些興趣,他還真想聽聽一個流寇是怎么評價自己的,“此話怎講?” “說你是個好官是相對于百姓來說的,”裴小二看著他的眼睛,真誠道,“你體恤民情,能夠冒著自己仕途受阻的風險,替百姓抵擋官員的催逼。不愿百姓在這么困頓的情況下,威逼他們把僅存的口糧拿出來交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