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游擊要訣-《晚清第一梟雄》
第(1/3)頁
石鳳魁主持武昌戰事,純粹是消極防御。他令西征軍在武昌城外構筑防御工事,絲毫不敢主動出擊。
武昌是座大城,位于長江南岸,長江北岸有漢陽、漢口,是武昌的后方。此三城合稱武漢,是西征軍在湖北的立腳點。武漢一失,西征軍將徹底失去湖北。
為守衛武昌,石鳳魁在城外險要處修筑木城、營壘,設置炮位,令部將嚴加防守。
例如,武昌上游二十里處的花園,外瀕長江,內枕青林湖,地勢險要。西征軍在此設置三座大營,挖三丈寬的深壕,引長江水入壕。
壕外密植木樁,密布竹簽。周圍修筑木城,實以黃沙,開有槍眼。木城之內又筑磚城,城內設置炮位,封鎖長江。
花園位于長江東岸,西岸又有蛤蟆磯,防御情形與花園相似。
花園要塞與蛤蟆磯要塞相互配合,封鎖長江,是武昌城外最后一道防線。
西征軍身經百戰,防御工事綿密。這樣的防御,對付綠營、八旗、團練是足夠了。
但對付湘軍,則遠遠不夠。因為湘軍訓練有素,特別是水師戰船先進,適合長江作戰,可以輕松突破江防。
武昌城外多險要,石鳳魁不得不分兵固守各處險要。這樣一樣,再多的兵力都不夠用。
各處太平軍守軍各自為戰,兵力分散,很容易被湘軍各個擊破。
石鳳魁只好把兵力盡量收縮,先從鄂北、鄂東南抽調兵力,再從武昌周圍抽調兵力,試圖固守武昌附近要點。
另外,西征軍經過湘潭大敗、曾天養戰死,士氣十分低落。軍中的天地會黨、新兵紛紛逃亡。
石鳳魁胸無點墨,只能依靠嚴刑峻法彈壓部隊。他雖是國宗提督軍務,卻從來不曾獨當一面,更沒有負責過一省軍事。
更要命的是,石鳳魁自恃自己是翼王石達開的族兄,剛愎自用,絲毫聽不進旁人意見。
地官副丞相黃再興,時為石鳳魁的副手。他見石鳳魁不足以守武昌,密奏楊秀清,請楊秀清派驍將陳桂棠接替石鳳魁。
石鳳魁貪生怕死,屢次放棄城外險要,將兵力集中在武昌城內。黃再興忍無可忍,自率兵馬出城,試圖阻擊湘軍。
10月8日,清軍在金口召開軍事會議。曾國藩決定先以水師優勢控制長江江面,隔斷武昌與漢陽、漢口的聯系,然后先攻武昌,再攻漢陽、漢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宁县|
琼海市|
怀柔区|
迭部县|
张家界市|
沁源县|
临清市|
苏尼特右旗|
岐山县|
读书|
三河市|
从化市|
华坪县|
新民市|
定陶县|
临邑县|
揭东县|
三河市|
曲阳县|
白银市|
玛沁县|
贡觉县|
剑阁县|
灵山县|
江西省|
东宁县|
唐山市|
西安市|
施甸县|
内乡县|
山东|
祥云县|
新竹市|
榆中县|
嘉兴市|
三台县|
本溪市|
宁乡县|
平罗县|
右玉县|
宁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