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招募礦工-《晚清第一梟雄》
第(2/3)頁
說到這,程險峰停了下來。他并不了解西征軍的戰略意圖,不便在吳捷面前妄加猜測。
歷史上,太平軍雖然占有過大片領土,卻并未有針對性地建設行政系統。
石達開主持西征期間,以安慶為大本營,試圖在安徽建立政權,成效顯著。楊秀清見石達開上馬能打仗,下馬能安民,十分猜忌,動不動就把石達開召回天京。
西征軍始終未能建立統一的指揮系統,胡以晄、秦日綱、韋昌輝、羅大綱等都做過西征軍大帥。
后期,李秀成脫穎而出,大力經營江浙,建立蘇福省,以蘇州為省會,還算有模有樣。但江浙地處長江下游,戰略上處于劣勢,蘇福省很快被李鴻章、左宗棠攻占。
同樣的,皖南雖然礦藏豐富,地處江西通江南交通要道,卻并未引起太平軍的重視。他們并未大力經營皖南,也就不能順利開采皖南的礦藏,從而改善軍械。
吳捷鎮守九江,離皖南相距不遠。若有機會,他還是要試一試的。他說:
“西征軍不準備持久經營皖南,也就不能保證礦藏的安全。西式采礦法投入較大,見效較慢,工序復雜。假若咱們不能牢牢地掌握皖南,也就不能采用西式采礦法。
“此番我前去鎮守九江,還是有把握守好九江的。皖南的礦藏開發,恐怕要往后推一推。咱們先集中力量,在九江開采礦藏,開辦新式工廠。險峰兄,你可知道九江有什么礦產嗎?”
程險峰出身銅礦世家,對江南一帶礦產如數家珍。他不假思索,說道:“九江城門山有鐵礦,鐵礦是露天的,含鐵量高,具有一千多年開采歷史。明代時,鐵礦開采頻繁,挖掘加深,發現鐵礦下面還有銅礦。”
吳捷眼前一亮,這不就是復合礦嗎?事實上,直至今天,城門山銅礦仍是華夏重要銅工業基地。他連忙問道:“城門山位于九江哪里?”
程險峰答道:“城門山位于九江城西南二十里處,瀕臨賽城湖,賽城湖離長江僅二里遠,有水道溝通長江、賽湖。”
吳捷大喜,說道:“如此甚妙。既能開采銅、鐵,又得水利之便,真是天助我也。”
“不錯”,程險峰答道:“九江附近多煤礦,可以方便地取得燃煤。煤、鐵、船都已俱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矣!”
盧波克插話道:“大帥鎮守九江,可以與上海的仁和洋行簽訂合同,一起合資辦廠。只要把我們洋人拉下水,就算清軍過來阻撓我們,也會投鼠忌器,不敢橫加干涉。”
華夏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大敗,滿朝官員談“夷”色變,畏“洋”如虎。盧波克提議讓洋人出面站臺,保護工廠,不失為一條妙計。
吳捷贊道:“盧老兄說得不錯。依老兄看,咱們投資開設工廠,首要開采鐵礦,辦煉鋼廠,繼而制成槍炮,這大概需要多久時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