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秦浩無償提供給詩詞協會的不僅僅只有《念奴嬌·赤壁懷古》這么一首詞。 也不是白一寧猜測的,可能還有幾首新的詞。 而是加起來整整200首。 其中包含了詩、詞和賦。 每一首都有極高的含金量,比起《念奴嬌·赤壁懷古》有過之而無不及。 并且在每一首上面都顯眼地標明了,是一位名為蘇東坡的古人所作。 秦浩只是將遺落在歷史長河中的文化隗寶完璧歸趙而已。 這一來,已經不是唱一首歌這種在直播間小打小鬧的事了。 直接震驚全國。 一時間,大家都在討論這橫空出世的詩詞和賦。 這些都是在秦浩腦袋中留存的,本來有近三百首。他在提供給詩詞協會前,特意每一篇都仔細與這個世界的歷史地理進行了詳細的核對。 由于蘇軾的很多作品都是緬懷歷史,或者借助一些人物來抒發自己的情感。 秦浩將作品中這個世界比較模糊的,或者不存在的地方給刪去了。 所以最后只剩下兩百首。 但那也是極其驚人了。 很多詩人一輩子才那么幾首詩詞流傳下來,秦浩一下子放出那么大的量。 此時加入話題討論的已經不僅僅是詩詞方面的專家那么簡單,還有歷史學家,地理學家,哲學家等等。 哲學研究者:“東坡先生的詩詞蘊含了極其深遠的哲學意義,例如《水調歌頭》這首詞,仿佛在與月亮隔空對話,用自然現象來暗喻人生。”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話由月亮的陰晴圓缺這一自然現象,上升到人生哲學,人生有別離也會團聚,以此來寄托自己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辭藻浪漫而又獨特,用千古絕作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政治評論家:“在《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中,東坡先生感慨‘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道出他在政治險途中坦蕩的胸懷,歷經風雨仍然心懷國家的氣魄。” 某大學生:“還好我上大學了,已經預感到中小學的學生已經開始罵浩哥了,沒事放那么多語文教材出來干什么哈哈哈哈哈哈。” ...... 華國詩詞協會還特意成立了東坡先生研究小組,專門對這些作品展開研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