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海東機場,華國的三大門戶復合樞紐之一,國際級的頂級對外開放機場,整個機場建筑面積足足有30多萬平方米,航站樓面積20多萬平方米,擁有兩條世界頂級的跑道,分別長3400米、3300米,停機坪40多萬平方米,光是機位就有足足80多個。 李紅莉告訴他們,海東機場的旅客量每年已經突破上千萬人次,起降架次也達到了驚人的6萬多架次,無論你在任何時間來到海東機場,都能看到有飛機起飛和下降。 這樣的繁華程度,是他們幾十年前根本就不敢想象的。 更讓他們詫異的是,海東到處都是高樓大廈。 遠處。 張震本與陳江指著最高的大樓問向李紅莉:“那幢樓想必就是聞名世界的思月大廈了吧?” 李紅莉點頭。 張震頭又沖著路堯說道:“路先生不簡單吶,規模做到最大,連樓建得都是最高的,我們這些老骨頭,算是開了眼咯。” 路堯保持微笑:“哪里,沒有像張總這樣的人在外面打拼,我們又哪里有機會做到現在這種規模呢?” 路堯說得也是實話。 很多華裔在外面賺了錢發了財,也都會牽掛著國內的發展。 華國之所以在開放之后,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世界矚目的成就,與這些在外的華裔也分不開。 看到海東的變化,張震本與陳江都頗感欣慰。 祖國強大了,他們在外面,也就更有自信了。 不僅他們如此,所有在外的華裔,都是如此。 雖然華裔當中也有不少敗類,但更多的人,都只是迫于無奈才在外面流浪,只要有機會,他們還是愿意回來的。 張震本嘆道:“看來印泥的船,是時候開往海東了,路先生,有空還是要記得給我們牽牽線才行。” 聊了些許后,三人也熟絡起來。 路堯道:“張總也別老是叫我路先生了,我比兩位小上許多,叫我小路就行。” 這話說得讓張震本和陳江連連拒絕。 “路先生哪里的話,我們可不敢這么稱呼世界首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