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慕容孝雋聽他這么說,當即也是笑道:“原來是邱縣令,幸會,幸會。” 對于邱博文,慕容孝雋也不陌生,當初出兵討逆慕容順的時候,兩人就打過交道,也算是舊識了。 “不知本王……”看到了邱博文,慕容孝雋便想打聽一下慕容婉秋的情況。 這一路上,他還是很擔心的。 邱博文自然懂他的意思,當下就說道:“高昌王放心,王妃如今并無大礙,此行,殿下派了貼身侍女侍衛(wèi)隨行左右,還派了醫(yī)館的護士長在側,如今除了行動不便以外,其他一切都還安好。 而且,在外,殿下還安排了怨軍將士重兵把守,想來定是安然無憂。” 對于邱博聞來說,慕容孝雋歸順李承乾當然是好事,只有李承乾的實力越強勁,他才能跟著李承乾水漲船高。 所以這會兒,他是真不介意幫李承乾吹吹牛皮。 再說了,他這也不叫吹牛皮,至少他說的都是真的! “哼,真要是這般安全,為何我家郡主屢次遭遇行刺?”聽邱博聞說完,當即就有人反駁了一句。 聞言,邱博聞笑道:“話可不是這么說,之前第一次的時候,王妃可是毫發(fā)無傷,真正受傷的乃是我家殿下。 至于這一次,諸位難道不知? 那可是慕容伏允的人一直潛伏在王妃身邊,一直到之前行刺失敗,這才動的手。 而且,動手的地方可是婉秋閣,乃是澆河郡駐日月山的使館,里面的侍衛(wèi)可是澆河郡負責的,這你也能賴到我大明頭上?” 對于慕容孝雋的這些麾下,邱博聞就不用跟他們客氣了。 未來,就算慕容孝雋真的歸順了大明,他和慕容孝雋短時間內不會有什么利益上的爭鋒,但和他麾下,那就不好說了。 這一點兒,他很清楚。 再說了,現(xiàn)如今,他們不也還沒歸順么?這時候,他維護大明,那叫政治正確。 順便,他還激化了一下他們和慕容伏允之間的矛盾,好處不要太多。 “我澆河郡進駐婉秋閣的侍衛(wèi)才多少人?滿打滿算,也就九十九人。”有人不屑道。 邱博聞更是不屑道:“慕容伏允第一次行刺的時候,殿下帶的人可還沒有這么多。” 說起這個,眾人不開口了。 慕容孝雋聞言,倒是笑道:“大明將士的悍勇,本王是知道的,不過現(xiàn)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還要勞煩邱縣令頭前帶路才是。” 對此,邱博聞點了點頭,倒是沒有多言。 慕容孝雋見狀,又問道:“對了,邱縣令也知道本王的身份,不知這大明有沒有定城王的……” “這個高昌王只管放心。”邱博聞笑道,“大明的地界上,可不是誰都能來的。” 說起這個,邱博聞那是相當自信。 如今,大明剛剛施行了戶籍制度,這制度一出來,藏匿在大明各個角落的那些牛鬼蛇神立馬就現(xiàn)了原型。 對于這些家伙,大明的態(tài)度很簡單,要么報備,要么殺無赦! 總的來說,一個簡單的戶籍制度,還是給大明帶來了不少便利的。 聽邱博聞這么說,慕容孝雋等人也是不知道說什么了。 邱博聞見狀,也不多言,默不作聲的在頭前帶路。 不過這家伙也是雞賊得很,他有意帶著眾人在路上看看大明王廷的繁華景象。 在這個冬天,縱使他們鎮(zhèn)北府,那日子也是過得紅火得很,至少沒聽說誰家沒有隔夜糧的情況發(fā)生過。 這一路上,是真讓慕容孝雋等人眼熱不已,如果澆河郡是這么一副景象,那該多好? 等進了城,有人就好奇地問道:“你們的糧食怎么擺在大街上?” 邱博聞聞言,笑而不語。 這就是讓人看的! 不單單是讓你們看,也是讓大明的百姓看。 一開始邱博聞也不理解,畢竟財不外露的道理很多人都懂,但自從他發(fā)現(xiàn),長明糧鋪這么做了后,城里那些還在搶購糧食的老百姓突然就消停后,他才知道殿下的深意。 雖說這般做可能有些隱患,但真要有人敢打這些糧食的主意,那些老百姓可就不會再那么溫順了。 等眾人來到慕容婉秋臨時下榻的地方時,收到消息的劉三已經(jīng)候在了外面。 “見過高昌王。”劉三拱手道,“王妃已經(jīng)恭候多時,高昌王請。”說著,劉三就讓到了一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