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今年大唐不是風調(diào)雨順么?外朝沒有將昔年內(nèi)帑補貼給外朝的還回去?”李承乾有些好奇。 春花聞言笑了:“殿下說笑了,外朝不打內(nèi)帑的主意都謝天謝地了,皇后娘娘早些年就說過,那都是一群屬貔貅的,指望他們是不可能的。 不過皇后娘娘也不在意就是,以前皇后娘娘常說,都是為了大唐,沒必要計較這些?!? 這也是長孫為什么能被稱為千古賢后的原因。 在這些事情上,長孫做得真的讓人無話可說,當然,她之所以被稱為千古賢后,自然不單單只是因為這些事。 就這些事,還不足以支撐她千古賢后的名頭。 春花其實早就想對李承乾說說這個事兒,畢竟論起賺錢來,她見過的人里面,就沒一個比她家殿下更厲害的了。 說是陶朱公再世都不為過,不過這一年多來,李承乾也是忙得腳不沾地,她也就一直沒提這茬兒,今天也就是李承乾主動問起了,她才多說了兩句。 從這點兒來看,其實也不難發(fā)現(xiàn),春花她們也開始慢慢偏向了李承乾這邊。 不過李承乾一聽她這么一說,當下就明白自己應該做什么了。 討好長孫?。? 讓長孫賺錢啊! 這會兒要是幫長孫賺個盆滿缽滿的,那絕對能讓長孫喜笑顏開。 縱使長孫是皇后又如何? 一樣拿錢砸! 一千貫不夠? 一萬貫呢? 十萬貫呢? 一年十萬貫呢? 哪怕是長孫,那也得被他砸個昏頭轉向。 只要長孫還在,那他的太子之位就還穩(wěn),縱使是李二都得掂量一下。 想到這里,李承乾心里美滋滋的。 他是真沒想到,堂堂一國皇后,居然在財政上這么窘迫,早說嘛,早說我直接孝敬你一些啊,不說多了,孝敬個萬兒八千貫的,他也不是拿不出來。 “你們說,馬上也要過年了,本王要是給母后直接送她個幾萬貫如何?都省得我挖空心思去準備那些奇珍異寶了,送個幾萬貫,多實在???”李承乾想到這里,就問道。 眾人一聽他這么說,腮幫子都疼。 話是這么說沒錯,但誰見過直接送錢的??? 尤其是兒子給父母送錢的? 沒這個說法啊大哥! “是不是太俗氣了些?”尉遲寶林說道,“孝敬皇后娘娘的不在于價值,而在于心意。” 李承乾一愣,說這話之前,他就以為至少尉遲寶林會贊同他,誰知道,連尉遲寶林都這么說,當下就說道:“什么心意不心意的,實在啊!你們想啊,這要是一口氣送幾萬貫,母后想要什么自己買什么,多好啊? 再說了,遇到看著順眼的皇子或者說是宮女太監(jiān),隨口一句,賞,那多有底氣? 你們說對吧?” 眾人閉口不言,這話說得,都叫什么事兒…… 李承乾見他不說話了,當下也知道,自己這個想法可能過于暴發(fā)戶了,隨即也就原諒了這些無知之輩。 在后世,誰要是直接送我這么多錢,我能把他供起來,誰管他有沒有心意啊? 但他卻很明白,大唐要穩(wěn)。 至少對他的一系列政策要穩(wěn)。 比如說程咬金得在河州坐鎮(zhèn),洮州的郭孝恪也不能在這個節(jié)骨眼兒上出事。 到時候他對付吐谷渾的時候,還需要這兩位幫忙鎮(zhèn)場子。 想到這里,李承乾問道:“對了,牛進達最近在作甚?” “牛叔父倒是沒做啥?!蔽具t寶林說道,“一天天的就在長明酒樓里請我們喝酒,那個,牛叔叔在長明酒樓里花銷,記的是殿下的賬……” 李承乾一愣。 我草,這么不要臉的?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