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一個人對某些事情因為某些原因而產(chǎn)生了興趣之后,有人會放棄,也有人會堅持。 很顯然,長樂便是那個有毅力,且愿意堅持的人。 別看當天李承乾來了之后,她很聽話地跟李承乾回了王宮。 但從那之后,她依然每天都堅持習武。 為此,她還專門問過尉遲寶林、劉三,當從他們口中得知習武的確是一個水磨石的功夫后,她又嘻嘻哈哈地纏著契苾琳娜幾人教她習武。 “去去去,我們教得可亂七八糟了,伺候不了你這個小祖宗。”契苾琳娜故作不滿地說道。 當然,她也不會真的跟長樂生氣。 不管怎么說,她在王宮里過得也算快活,除了和慕容婉秋有些歷史悠久的恩怨以外,哪怕是和蘇氏還有侯氏,關(guān)系都處得還行。 至少沒有啥勾心斗角的糟心事。 “那不是為了讓大哥早些回來休息么?”長樂笑道,“大哥受了傷,外面天寒地凍的,可不敢讓他再凍著。” 一聽長樂這么說,眾人也就沒啥說法了。 “長樂,你堂堂大明長公主,習哪門子武啊?”侯氏倒是好奇地問道,“再說了,明王哥哥不是說了么,來年學堂開學了,他會安排人的,說實話,我們教得確實是亂七八糟的。” 作為侯君集的長女,侯氏性格還是大氣。 錯了就是錯了,這沒啥不好意思承認的。 再說了,說這話的是李承乾,那就更沒問題了。 當然,若是說這話的是蘇氏,那她就非得跟蘇氏比劃比劃了。 只是她也好奇,咱出生就是千金之軀,何苦如此折磨自己? 尤其是長樂,頭頂兩國公主,絕對算得上曠古爍今的存在了。 長樂仰著頭,說道:“大哥都遇襲幾次了,未來肯定還會有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到時候最起碼不能給大哥拖后腿啊,如果我練成了高手,還能保護大哥呢。” 聽她這么說,眾人倒是不再多言,身份擺在這里,這種事情也是難免的。 “我也要習武。”武眉聞言也說道。 沒誰愿意當拖油瓶,尤其是最敏感的孩子。 一時間,眾人紛紛響應(yīng)。 哪怕是張小花也是嚷嚷著要習武,要知道,她平日里可是最乖巧的。 如此一來,王宮里可就熱鬧了。 一天天都能聽到咿咿呀呀的聲音。 而且,那些放了假的孩子,一聽說長樂她們在習武,那也是積極得很,沒幾天人就越來越多,到最后,長樂大手一揮,學堂又熱鬧了起來。 而對于孩子習武,那些做父母的也沒一個反對的。 學文又學武,文武雙全,多好? 最重要的是,也不看看他們都跟著誰在一起學,這才是最重要的,對于他們今后的未來,絕對有百利而無一害。 這個道理,他們還是知道的。 日月山外城。 雖然經(jīng)歷了之前李承乾遇襲的恐慌,但對大家的生活倒沒多大的影響。 只要李承乾平安無事,這種事兒對大明其實反而是好事,能讓更多的人看到大明恐怖的凝聚力。 而經(jīng)過這么長時間的發(fā)展,日月山的商鋪也是越來越多。 如今的日月山,也終于有了一絲繁榮的模樣。 說起來,最聰明的還是那一群商人,短短時日,幾乎長安能買到的,日月山都能買到,甚至長安買不到的,日月山也能買到。 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大明自身的生產(chǎn)力了。 為了養(yǎng)活大明數(shù)十萬的人口,整個大明有數(shù)萬人投身于工坊之中,而放牧種地的人卻是越來越少。 嚴格來說,李承乾的這種做法還是不夠穩(wěn)妥的。 現(xiàn)如今的大明所有的糧食幾乎百分之九十都依賴于進口,這等于被人卡住了咽喉,未來萬一和周邊的國家發(fā)生了矛盾,單單就這一條,就能要了他老命。 當然,這也怪不得李承乾,他也確實沒有更好的辦法,畢竟草原上連年的雪災,別說種地了,就連畜牧業(yè)都受到了史無前例的打擊。 這也是他為什么一直圖謀吐谷渾的原因。 慕容伏允有一點兒想得太理所當然了。 他認為李承乾不過是在為自己今后謀奪大唐的皇位在給自己增添籌碼,至少短時間內(nèi),李承乾不應(yīng)該把重心放在吐谷渾才對。 以己度人,如果他站在李承乾的位置上,他一定想的是先確定自己大唐的地位,再圖謀其他。 孰輕孰重,他分得清。 但李承乾會如他所愿么? 不可能的,李承乾想要什么? 他想要一個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帝國,不說比大唐強大,但至少有抗衡大唐的實力,未來就算真的在皇位之爭中輸了,他的那些兄弟也不敢輕易對他動手。 這才是李承乾的目的。 大唐,是他的,也不是他的,因為這不取決于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