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無他,這片土地是雙方都需要的一個含氧量的緩沖帶! 高原下來,會醉氧,中原上去會缺氧,而赤水源則剛好在這中間! 大家都需要這樣一個地方去適應。 但現在,是不是太著急了? “殿下,根據之前傳回來的消息,松贊干布還沒有一統吐蕃,他是不是想利用我們大明王廷,來驅虎吞狼?幫他消滅那些反叛勢力?”一旁,高純行說道。 李承乾點了點頭,他剛剛也是這么個想法,的確,不管從哪方面來看,松贊干布現在都沒道理和他開戰(zhàn)才對。 也許,只有這樣,才是唯一的解釋。 當然,具體什么情況,暫且還不能確定。 “殿下……” 契苾何力剛開口,李承乾就擺了擺手,道:“區(qū)區(qū)萬余賊子,還當不得契苾將軍親迎。”說完,李承乾看了看信使,道,“如今戰(zhàn)事如何?” “幸虧殿下早早讓人修筑了城池,加上我們裝備略有優(yōu)勢,而且,筑城的那些牧民一見吐蕃來犯,也紛紛上了城頭幫忙,一時半會兒,吐蕃賊子,休想破城。”信使說道,“不過,這大戰(zhàn)一起,軍械消耗頗大。” 李承乾點了點頭。 這是他有所預料的。 當初筑城,李承乾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先筑城墻,沒想到,這還真起了作用。 不過定然也沒有信使說的那般輕松,大戰(zhàn)一起,死傷是難免的。 再說了,倉促之間,修筑的城墻是什么德行,李承乾也清楚,真要說起來,新建的這些城池除了德陽城有幾分模樣,其余的估摸著都是樣子貨。 有個城墻御敵也就不錯了。 “殿下,我兄長不方便去,但我可以去啊!”就在這時,契苾沙門站了起來說道,“我鐵勒部除卻兄長先前帶來的五千精銳,如今尚且還有五千精銳,殿下以誠待我,我等也定當為殿下效忠。” 他也不傻,這是個機會啊,而且是個難得的機會。 要是能在此戰(zhàn)中立功,他不就能理所應當的入仕了么? 契苾何力當即也說道:“殿下,沙門說得不錯,鐵勒部既然歸順了殿下,享受了大明王廷帶來的安寧,那為大明王廷效忠也就理所當然,還望殿下成全。” “還望殿下成全。”他一說完,鐵勒部的那些族老也是齊齊起身。 眾人眼珠子都亮了。 這是好事兒啊? 吐蕃? 吐蕃再強,還能有大唐強? 真要是大明王廷和吐蕃全面開戰(zhàn),大唐能坐著不管? 李承乾卻是笑道:“諸位長途跋涉,怎能休息都沒休息便投入戰(zhàn)場?” “殿下,話可不是這么說。”契苾沙門連忙說道,“我等早已就將自己當做大明王廷的人了,如今,剛入家門,吐蕃就以這種方式來歡迎我等,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承乾點了點頭,道:“既如此,本王便依了你,若是此戰(zhàn)大勝而回,本王必有重賞!” 對于契苾沙門主動請纓,李承乾是不會拒絕的。 這是好事兒。 “謝殿下成全。”契苾沙門說完,便帶著信使躬身告退,他也是風風火火的性子,既然想要立功,那就得趕早。 至于說麾下將士長途跋涉? 那都是扯淡,他們這一路,累是累了些,但正因為帶著整個部落遷徙,走得也不快,一路上走走停停的,倒也還好。 “殿下,我等告退。”鐵勒部的眾人也齊齊起身。 李承乾知道他們要干嘛,當下也是擺了擺手。 呵呵,都是一群人精。 等他們走后,李承乾才說道:“普尚書,你去工坊那邊調派一些軍械,送到前線去,不管吐蕃是什么心思,但該做的準備還是要做。 既然別人打上門了,不管他們想做什么,我們都要以國戰(zhàn)的姿態(tài)去迎敵。 這是我大明王廷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遭遇強敵,切莫大意。” “微臣明白。”普西偌點了點頭。 說實話,大半年,打仗都打得他習以為常了,除了一開始聽到消息的時候,有些震驚以外,后面他一點兒感覺都沒了。 “王侍郎。”李承乾又看向王玄策,道,“去信一封,質問吐蕃贊普,此番意欲何為!” 王玄策起身施禮道:“微臣馬上去辦。” “契苾將軍,你連夜派遣五千士卒,北上支援邱博聞,本王擔心慕容伏允看到這樣的機會,會揮兵南下。”李承乾又安排道。 大戰(zhàn)一起,事情是真的不少。 方方面面都得考慮到。 契苾何力點了點頭,馬上起身道:“微臣這就去安排。” “伊尚書,你工部暫且優(yōu)先六座邊城的修建,此次吐蕃來襲,也給我們提了個醒,只要我們不夠強大,任何時候,都不是安全的。”李承乾又吩咐道。 伊原錫也是起身施禮,確實,一戰(zhàn)敗慕容順,并不能讓旁人意識到大明王廷的強大。 至此,該安排的都安排了,大家也便各自去忙碌。 李承乾則是讓高純行將近期吐蕃的消息全部找了出來,他想再研究研究,松贊干布此舉,究竟是為了什么? 而就在李承乾研究松贊干布的意圖時,契苾沙門卻是和鐵勒部的那些族老吵了起來。 “為說各位,這是去打仗!一個不好,會死人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