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片刻工夫后,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走了進來,單手捶胸道:“拓跋釗參見大汗。” 拓跋釗也就是西海王,其父為昔日吐谷渾的裨王拓跋木彌,只可惜當初慕容伏允的老爹夸呂,年老昏庸,使得吐谷渾內亂連連,不少人在當時歸順了前隋,拓跋木彌便是其中之一。 而拓跋釗則在那時,投效了慕容伏允,并沒跟其父一起歸順前隋。 之后,又輔佐慕容伏允收復了吐谷渾,因此得封西海王。 “最近怎樣?部落里可有難事。”慕容伏允問道。 拓跋釗笑道:“大汗放心,微臣治下,當是無礙,膽敢有亂臣賊子躥出來,必斬之。” 聽他這么說,慕容伏允笑了。 要說他麾下,能力最強的便是慕容孝雋和天柱王,可要說到殺心最重的卻非拓跋釗莫屬。 “對于天柱王之事,你怎么看?”慕容伏允問道。 拓跋釗聞言,都沒做多想便說道:“天柱王其心可誅,自盡算是便宜他了!為人臣子,竟有不臣之心,萬死難辭其過。” “你呀你……”慕容伏允說道,“天柱王縱然有過,但他心系吐谷渾卻是做不得假,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莫要太過于苛刻。 而且,他終究還是離世了,也算是為了吐谷渾盡忠了,哎……”說著,慕容伏允嘆息了一聲。 也就是李承乾不在場,李承乾要是在場的話,估計都得感慨一聲,好演技啊! 媽的,這年頭,不會演技的王爺都不是好皇帝啊! “大汗說的是。”拓跋釗道,“不過微臣還是覺得這老兒死的不冤。” 慕容伏允搖頭苦笑,兩人又聊了一會兒,人也陸陸續續的多了起來。 一直到臨近下午的時候,才有人來報,高昌王到了。 等慕容孝雋進到大帳的時候,一看這陣仗,就猜到了個八九不離十。 “微臣參見大汗。” 慕容伏允一臉熱情道:“愛卿免禮,來人,賜座。” 待慕容孝雋落座后,眾人也是紛紛跟他打招呼。 今日所謂何事,大家其實都猜到了,這會兒打招呼,也不過是提前恭喜罷了。 “今日叫大家來,估計大家也知曉一二,不日之前,我吐谷渾的國相,天柱王,因大唐逼迫過甚,于軍營里,以死明志,震懾了大唐的狼子野心。 可天柱王一死,國相之位便也空了下來,今日,諸位就商議商議,究竟由誰來接任這國相一職?”慕容伏允那也不是個要臉的。 天柱王的死跟大唐有什么關系?若非是吐谷渾內亂,天柱王會死? 當然,對于他把責任推到大唐,大家也能夠理解,總不能說是他逼死了天柱王吧? 這傳出去,剛剛穩定下來的吐谷渾,怕是又得內亂了。 再說了,把責任推到大唐多好啊,這也是矛盾外移的一種方式,內部矛盾轉移成外部矛盾,也有利于內部的團結。 這事兒吧,當政的幾乎都干過。 “微臣提議由高昌王接任國相一職。”有人說道,“這些年,高昌王為我吐谷渾也立下過無數的汗馬功勞,加之其才能出眾,接任國相一職,倒也實至名歸。” 按理說,這事兒就不該是這么整的。 可大家又不是傻子,慕容伏允專門等到了慕容孝雋班師回朝,又特意等他來了之后,才提起這件事兒,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再說了,誰還不知道慕容孝雋是慕容伏允的心膂之臣? 這事兒還用商量? 就連慕容孝雋都猜到了是怎么回事兒。 說真的,整個吐谷渾,他都不知道除了自己,還有誰更適合接替這國相一職? 很快,大家就紛紛響應。 慕容伏允卻是玩味地看著這一切,也不急著表態,就這么看著。 一開始吧,大家還吹捧得一包子勁兒,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慕容伏允屁都不放一個,眾人終于開始意識到了事情的不對。 好家伙,貌似慕容伏允不是這么想的。 慕容孝雋也反應了過來,當下心里沒有憤怒和不甘,有的僅僅是不安。 不對勁兒! “諸位抬愛了。”察覺到了不對的慕容孝雋當即拱手說道,“本王這些年在澆河郡不善政務,荒廢良多,且近年來,身體每況愈下,恐難以勝任,諸位還是另覓賢臣的好。” 眾人一時間也有些尷尬,紛紛看向了慕容伏允。 慕容伏允見狀,卻是看向了慕容孝雋,關切地問道:“高昌王身體不適?” “都是舊疾,當不得大汗掛念。”慕容孝雋施禮道。 心里卻是有些迷糊,此乃為何? 慕容伏允卻是喊道:“來人,傳本汗手令,遍尋良醫,如今天柱王剛剛離世,高昌王萬萬不能出事。” “多謝大汗掛念。”雖然嘴中是感謝,但慕容孝雋卻是越來越心驚。 他想不明白,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 不是說他非盯著這國相一職不可,而是慕容伏允的態度,著實讓他吃不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