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今日的酒宴,王德全自然也在應邀之列。 不單單他,但凡是在長安的使臣,都在應邀之列。 這是一個大國該有的胸懷。 說起來,王德全也是第一次進入皇宮,之前他讓那些伙計別丟人,這會兒,他自己也有些愣神。 在進入皇宮的那一刻,甚至在想到底是先邁左腳,還是先邁右腳。 不過也沒人笑話他,真要說起來,大家也只有羨慕的份兒。 大半年前,不過是一區區落魄商賈,機緣巧合跟了李承乾,賺錢就不說了,搖身一變居然也成了官身。 隨著大明王廷的蒸蒸日上,這家伙的未來,不可估量。 來到太極宮外,眾人依次入場。 這個還是很有講究的,誰坐什么位置,都是有說法的。 當然,今日大家可都不是空手來的。 雖然是中秋飲宴,可但凡有點兒腦子的,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兒。 這可是老李家娶兒媳婦,誰好意思真的空手來。 哪怕是那些惡使臣,也帶了一些禮物。 不過好在這禮物吧,用心就好了,倒是不介意貴重與否。 唯一在禮物上花足了心思的,恐怕也就大明王廷了。 不過他們送禮的目的可就不是因為老李家娶兒媳婦了,而是正兒八經的中秋賀禮。 等到王德全被宣進殿的時候,這家伙也是緊張得不行。 說得再好聽,可畢竟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 “外臣奉大明王廷明王殿下、長公主殿下,恭賀大唐皇帝陛下、皇后娘娘,中秋安康。”王德全說完這話,手心直冒冷汗。 好家伙,瞧把他緊張得。 眾人聽后,倒也沒有嘲笑他,雖然他這話不對,但對于他這樣一個半路出家的家伙,在這樣的環境下,能把一句話說完整,就沒什么好挑剔的。 再說了,眾人也想見識見識,這大明王廷究竟送上了怎樣的賀禮。 剛剛他們也不過是粗略一看,除了那遠比銅鏡更加清晰的東西一目了然外,其余的物什卻也是好奇得緊。 “貴使多禮了。”李二笑道,他也沒放在心上。 王德全還以為自己過關了,這才松了口氣,抬起頭說道:“外臣奉兩位殿下之命,還有些許禮物進獻。” 李二點了點頭,對于自己兒女進獻的禮物,他可沒什么不好意思的。 長孫皇后則是笑意盈盈地看著這一切,作為大唐皇后,她是有資格陪同李二出席這等酒宴的。 王德全見狀,回頭拍了拍手掌,頓時進來了不少人,兩兩抬著各種各樣的物什。 他們早就在宮外等了許久了,別看只是個搬運工的活,可這活也得分在哪里干,在這太極殿上干這活,眾人也是格外的緊張,生怕出什么紕漏。 而隨著他們進來,那面碩大的全身鏡便出現在了李二的眼前,當即就是眼睛一亮。 以他的眼光不難看出,這是一好東西。 長孫皇后更是驚訝地看著這面華麗的鏡子。 “此為何物?”李二問道。 王德全聞言道:“回大唐皇帝陛下,此物名為梳妝閣,乃是我大明王廷工藝極致的產物,雖其作用與銅鏡無二,但效果卻是天差地別,此梳妝閣,乃長公主殿下,進獻給皇后娘娘,祝皇后娘娘中秋安康。” 這玩意兒,其實做出也不久,是李承乾讓人快馬加鞭送來的。 “既然是貴國長公主親贈,那本宮便收下了。”長孫很是滿意地說道。 這要是其他人送的,她可能還會有些猶豫,自家閨女送的,用得著猶豫么? 眾人還在詫異這梳妝閣竟然能完美的將人影映射出來,長孫便讓人將其抬走了,正在眾人惋惜之際,李二看著梳妝閣抬走后,露出的一個箱子問道:“箱子里又是何物?” “此物,和之前的梳妝閣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說,梳妝閣是面鏡子,可正衣冠,那么此物便是一雙眼睛,千米之內,可辯是非。” 說著,王德全便走過去,將箱子打開,從中拿出了一支單筒望遠鏡。 當下,他也是感慨一番,說道:“是以,此物名為千里眼!乃明王殿下,進獻于大唐皇帝陛下。” 說著,微微躬身,雙手將其捧于頭頂。 眾人聽了個云里霧里,啥玩意兒?又是明辨是非,又是千里眼的? 李二也有些疑惑,揮手讓內侍取來。 等他拿到手的時候,橫看豎看都沒看明白其中的名堂,可就在一個不經意間,他豎著拿起千里眼的時候,那洞孔里的景象卻是讓他大吃一驚,當下又是定睛看去,只見里面的人是越來越大,看向殿外后,當即放下,問道:“你可知此物的奧妙?” “外臣自然是知道的,殿下來信自信與外臣分說過。”王德全拱手施禮道。 李二繼續道:“還有何人知曉此物?” “大明王廷外臣不知,但大唐,只有陛下知曉。”王德全說道。 他心里也有些惋惜的,此等好物,就算是大唐,也不應該供給的。 不過,他不知道,這不過是望遠鏡的初級版本,距離有限,李承乾如今正在研究望遠鏡的高級版本,像這種低等貨,到時候估計也就馬業他們還會當個寶。 李二點了點頭,倒也沒有多說,主要是,大明王廷的內政,他也不好干涉,將望遠鏡手下后,又問道:“還有什么?” 大殿之中,其余人其實也很好奇,剛剛那玩意兒是什么? 他們又不是傻子,看得出來李二很重視,一般人不好開口,尉遲敬德卻是大大咧咧地問道:“陛下,剛剛那是甚么兒寶物?也給微臣開開眼界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