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已經年過半百的魏征,在風燭殘年之際出使大明王廷時。 日月山卻是忙著戰后的諸多事宜。 伊原峰指揮著俘虜們清理甕城。 伊原錫則忙著山谷里的諸多瑣事。 普西偌便負責在戰場上收集那些戰死勇士的遺骸并將其埋于勇山。 這一次李承乾并沒組織大家都去參加葬禮,只是吩咐少年軍和學堂里的那些孩子都必須到場,其余人則是自發組織的。 此時,李承乾正在帳房里和李勤儉商量著工坊何去何從。 “不行,工坊還是得分開,軍械是軍械,民用是民用,像現在這樣混在一起,不倫不類的反而影響效率。” 李承乾一邊說著,一邊敲著桌子,“有些時候在精而不在于多。” 李勤儉說道:“可如果工坊一分為二,那工坊的效率就大打折扣了,別說支撐一場大戰,就是想讓大家恢復到大戰之前的裝備水平都不夠。 我了解了一下,大戰之前,怨軍的兄弟人手是三十支箭矢,七十支弩箭。 而隨著流民軍和萬俟璞他們的加入,不算契苾何力的人,我們自身就有兩千一百余將士。 按照大戰之前的裝備水平,至少需要六萬五千支箭矢,十五萬支弩箭,就這還沒算其他的刀槍劍戟。” 說完,李勤儉嘆了口氣,又道,“不說后續儲備了,就是恢復到大戰之前的水平,如今也做不到。要是再來一場類似的大戰,我們的將士縱使例無虛發,也無箭可射。” 說到底這就是發展太快的弊端。 李承乾擺了擺手,說道:“問題我知道,但出現問題就是讓我們想辦法解決的,而不是將錯就錯。 民用和軍用必須分開,不管有多大的阻力,都要必須做。 你只看到工坊分開之后,可能影響軍械的產量,但你想過沒有,如今的日月山像什么?像一個大家庭,大家都在同一口大鍋里吃飯。 雖然現在看似衣食無憂,大家也其樂融融,但時間長久了必然會出問題。 我們不可能永遠固守日月山,也不可能永遠就這些人。 遠的不說,就說鐵勒部,當他們部落里數萬人抵達之后,難道我們還以這種方式繼續下去么? 不可能的,當初大家之所以吃大鍋飯,那是沒更好的辦法,大家必須同舟共濟才能共渡難關。 可度過了這道難關,總會有人有些別的心思,他們會想,為什么我們創造的價值要被別人剝削?他們會想怎么才能多掙幾個,將來留給自己的孩子。 他們甚至還會琢磨如何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因為有能力的人,總會脫穎而出,這是必然的。 老話常說,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不是沒有道理的。 所謂的大同世界終究只是一個理想化的奢望。 要想使得我們大明王廷健康長久的發展下去,我們要做的還很多。 當然,你也不要聽我這么說就覺得大家怎樣怎樣,這是人性,擱哪兒都一樣,沒什么好指摘的。” 有些話李承乾其實還是沒說,比如時間長了,人多了,總有些人會發現,就算不干活也不會餓肚子,會滋生一些人好吃懶做的性格。 李勤儉聽了半晌,其實啥也沒聽明白,聽得云里霧里的:“那我們具體要怎么做?” “如今我們其實處于最好的階段。”李承乾說道,“你去把伊原峰、普西偌還有伊原錫都喊來,順便把王玄策和契苾何力也喊來,就趁著今天,把這事兒給解決了。” 不多時,眾人齊聚李承乾的帳房。 見眾人到齊,李承乾便說道:“今天把大家都喊來,是有幾個事情要通知一下。 一、從十五日后起,取消之前的食堂制度,各家各戶可自行做飯,放開貿易制度,允許貿易交流,互換有無。 二、軍隊正規化,按時發糧發餉,整編現有的軍隊。 三、開設長明糧鋪、長明布行、長明車馬行、長明雜貨鋪等諸多滿足日常生活的種種商鋪。 四、稅收合理化,各行各業都需要繳納一定的稅收,維持王廷的開支。 五、王廷合法化,制定各級官員及俸祿。 如果還有什么遺漏,大家都可以各抒己見,查漏補缺。” 這些都是李承乾一早就思量過的。 日月山必須改變了,現在無疑是最好的時候,畢竟都是剛從鬼門關里爬出來的,還沒有那么多心思,真要等到大明王廷做大了,矛盾積深了再做改變,就很被動了。 “殿下說的我都懂。”伊原錫說道,“可如今大家家里幾乎都揭不開鍋,取消食堂制度不是把大家往絕路上逼嗎?” 對于這一條,他們都極其不能理解,之前沒打斷李承乾的話,已經是他們極力克制的結果,這會兒李承乾說完,伊原錫立馬就提了出來。 其他人也是看著李承乾,想聽聽李承乾怎么說。 “這只是大致的安排,細節我還沒講到。”李承乾說道,“我們大明王廷的子民,都是勤勞而勇敢的,不信你們自己出去看看,如今山谷里可有一個閑人?既然他們付出了勞動,自然是要給予工錢的。 當然,工錢的標準還有待商榷,但肯定足夠大家養家糊口,甚至還有結余,至于說那些家里勞動力不足,就剩下老人孩子的,那就特事特辦。 你們要相信,我們大明王廷的子民是勤勞的,勇敢的,擺脫了集體食堂后,他們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一直依賴集體食堂,他們什么時候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聽李承乾這么說,眾人點了點頭,有安排就好。 而且,他們也認為自己的族人是勤勞且勇敢的,李承乾這話,剛好說到了他們的心窩子。 接下來,眾人就每一條都展開了認真的討論。 眾人其實對這樣的改變也贊成。 別忘了,在坐的都是既得利益者。 就如第五條,王廷合法化,制定各級官員及俸祿,這各級官員不就是他們么? 當然,這些東西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制定出來的,還需要時間慢慢磨。 李承乾就自己的想法跟大家交流討論了一番后,便帶著伊原峰、契苾何力離開了。 他今日還得整編軍隊。 沒辦法,如今軍隊里亂七八糟的。 有流民軍、有萬俟璞那些人,還有契苾何力的五千親兵,再加上親隨軍和怨軍,人不多,但是出處是真不少。 “對于你的五千親兵,有什么想法沒?”路上,李承乾問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拱手道:“一切但憑殿下做主。” 他這個人就是如此,只要他真心實意的投了,就會誓死追隨。 而且,在他看來,這位是真的很厲害! 同樣的年紀,李承乾甩了他十八條街…… “我是這樣想的,鐵勒部的勇士本來就是一個整體,也就沒必要去拆散他們,索性就讓鐵勒部的勇士自建一軍,你看如何?”李承乾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