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7章 兄弟你能幫我有個后嗎 看完武關名單,比干開始看文關的甲骨答卷。 第一個,便讓他呼吸急促起來。 文章之犀利,直指殷商王朝的各種要害。 比如歷代帝王,守成有余,開拓不足。 六百年前太祖商湯滅掉夏朝而立國,但六百年后,殷商王朝依舊沒什么長進,君權全靠諸侯們拱衛,紂王所能治理的地方也只有京畿之地。 而此法的解決之道也有。 諸侯國之間,有大片的“無主荒地”,朝廷應該想辦法收拾這些地方,鞏固君權,增加統治地域,何必對各諸侯國虎視眈眈? 要想跑,先得學會走,打這些無主之地,總比征伐諸侯國容易吧? 等到你把這些地方打下來,控制了,朝廷的實力自然會大增,這不就強國了嗎? 總體來看,這篇文章完全就是抨擊朝廷政策,打擊紂王威信的。 但比干看到是朱升寫的,也就釋然了。 就他那干癟的才華,怎么可能寫出這種一針見血的文章,不用想都知道朱侯所作。 “難得,朱侯能講此肺腑之言,也算是盡忠盡責了,待回到朝哥,就給朱升安排個好位置吧。” 比干一聲嘆息,接著看下一個甲骨。 文章倒是很華麗,四平八穩,但通篇也沒有個實質性的“強國”建議,完全就是賣弄風騷來的。 這種人,比干也得帶回朝哥。 因為他沒有太多的選擇。 接下來,孔宣的義從們,大多數是這樣。 除了會讀書寫字,能搞一手無病呻吟的文章,實則胸無筆墨。 直到輪到孔某人的甲骨,比干才眼前一亮。 “開辦官學?” 經歷了這次夭折的招賢納士,比干深深地明白,招募有學之士有多難。 而孔宣這條建議,可以打破諸侯們的人才壟斷。 首先朝廷建一座最高學府,就叫國子監,讓三公當監主,讓朝廷大臣們去當講師,把國子監打造成天下讀書人心中的圣地。 然后在各諸侯國開辦官學,優秀的學子,可以直接進入國子監深造。 這樣,天下讀書人都以進入國子監為目標,這不就掠奪人才了嗎? 盡管短時間內,諸侯們還會像現在一樣,不允許封國內的子民進入官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