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皇帝算什么?-《擺皇》
第(1/3)頁
不知后世人如何學史?凡事減少財政支出,減少朝廷稅收,史學家叫休養(yǎng)生息。
增加財政開支,增加朝廷財政收入,史學家管這叫改革。
一條鞭法在后世人們看,這是一次稅收改革,人們還津津樂道,此時此刻這一條鞭法的鞭子,沒有抽到他們身上,要是抽到他們身上,不知會有什么感想。
朝廷缺錢,所以要增加稅收,那么這稅收從什么地方來?
大明的黃四郎不交錢,張居正也沒辦法從他們手上扣錢,那么這增加的稅收,就增加到普通百姓身上。
大明朝廷面臨的問題,就兩個字。
缺錢。
九月要對俺答用兵,陳矩御馬監(jiān)、司禮監(jiān)內書堂算了十幾天,四十萬大軍,十五萬匹馬、十五萬頭毛驢,軍餉、物資、彈藥、獎勵,需要白銀五百萬兩。
一匹馬消耗的糧食,是士兵的五倍,一匹馬不算干草,一個月消耗兩石三斗糧食,十五萬匹馬,出征兩個月,出征馬匹消耗糧食就要七十萬石,加上毛驢要一百一十萬石,還有四十萬士兵,都算在一起要一百七十萬石糧食,光糧食就要八十五萬兩。
近衛(wèi)軍出征軍餉要四十萬兩,遼東、薊朕、大同、宣府、山西、陜西、甘肅這幾鎮(zhèn)出戰(zhàn)兵十六萬,一個月二兩白銀,兩個月六十五萬兩,各種武器,陣亡要撫恤,出征回來要獎賞,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去年內庫有白銀兩千一百一十二萬兩,修建乾清宮用銀八十萬兩、修建京城到洛陽道路今年撥銀兩百萬兩,大明銀行撥銀八百萬兩,征建州用銀八十七萬兩,用銀一千一百六十七萬兩,還剩九百四十五萬兩。
平湖廣需要用銀一百四十萬兩,一個是大軍開支,另一個就是優(yōu)撫湖廣百姓,招攬流民等。
這就還剩八百萬兩,今年還要在熱河上營建造公墓、紀念碑等,還需要五十萬兩,這次打完俺答,萬歷皇帝的內庫就見底了。
歷年皇帝更換祭服在先農壇舉春耕大典,面積為一畝三分的演耕地,戶部官員提前進宮將耕田用的耒耜和種子呈給皇帝檢閱,隨后由宮廷官員捧著各種農具,將它們送到先農壇一畝三分地位置。
春耕大典具有禮儀性質,今年春耕大典不同,已經在位十年的萬歷皇帝,身著布衣,臉上穿著布鞋,從中極殿出,步行至大興縣提前準備的耕地。
皇宮據此三十六里,萬歷皇帝不坐鑾駕,不騎馬,就靠著一雙腿,步行。
皇帝步行,內閣、六部、王公、勛貴也要跟著步行。
戶部主事顧憲成,和戶部郎中李三才也參加了這才春耕大典,走幾十里路,眾人又喝又累,免不了要牢騷幾句。
“咱們這位皇帝可好,罷了經筵,穿上布衣,還真把自己當泥腿子了,要是這么喜歡種地,就退位讓賢。”
“這也算恢復他老朱家本行,他們不就是泥腿子出身嗎?”顧憲成笑著說。
“咱們讀書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當今皇帝也太草包了,還親自種地,作秀給誰看?”李三才沖地上吐口痰。
從卯時初刻,走到辰時四刻,整整走了一個半時辰,終于走到大興農田。
禮部尚書張學顏牽牛,萬歷皇帝和老漢扶犁,戶部侍郎王世貞撒玉米種子,直隸總督龐尚鵬澆水,大興縣知縣董嗣成埋土。
大明王公、勛貴、文官武將觀看這場春耕大典。
耕種了兩刻鐘田地,萬歷皇帝也學著電視劇里的皇帝,牽著老漢的手,眾人見他過來,拱手行禮。
“大興知縣董嗣成,你認識這老漢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读书|
安庆市|
米泉市|
青神县|
枞阳县|
尼木县|
金乡县|
贵溪市|
金湖县|
北海市|
澜沧|
灌云县|
锦屏县|
浦江县|
安宁市|
城固县|
永清县|
比如县|
林甸县|
穆棱市|
江都市|
临西县|
顺义区|
酉阳|
肃南|
夏河县|
武胜县|
双桥区|
会同县|
奉节县|
湖北省|
克什克腾旗|
年辖:市辖区|
威海市|
松滋市|
黑山县|
福海县|
麻栗坡县|
阳山县|
延吉市|
江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