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跟著明朝走-《擺皇》
第(1/3)頁
營地內硝煙彌漫,大火燃燒,這副景象猶如人間煉獄,很快大軍傷亡統計就出來。
“陛下,我軍陣亡十二人,受傷一百六十一人,凍傷八十七,重傷三十二人,輕傷四十二人,損失戰馬一百匹。”
“趕快打掃戰場,支鍋做飯,士兵們餓了一晚上。”
“是!”楊元領命而去。
“戚繼光、吳惟忠。”
“在!”
“在!”
“馬林!”
“在!”
“戚繼光率領兩千精兵向西推進,西邊的營地清掃一遍,喀爾喀部外圍還有營地,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是!”
“吳惟忠你就東邊。”
“馬林你跟著吳惟忠,支援他們,東邊營地多。”
“是!”
“方伯清,你跟著戚繼光,快速清掃,戰士們又累、又餓、又困。”
“是!”
“藍自大。”
“在!”
“讓駱尚志派遣四千輔兵渡河,收攏俘虜。”
“是。”
“趙士禎。”
“在!”
“你帶著人,把沒收的馬刀,弓箭全部融化,再把炮彈挖出來,制造鐵鍋,小鍋五斤一個,大鍋十斤一個。”
“是。”
剛才的戰斗少說也打到營地八千斤炮彈,這些炮彈大鐵球子,以后近衛軍不用實心炮彈,都用開花炮彈,這些炮彈也沒用了,造出鐵鍋,全部分發給牧民。
錦衣衛把李如松捆綁著,這家伙還一臉不忿。
“朕讓你們沖陣了嗎?是不是有力氣沒地使?”
“末將想立功,沖陣來的爽快。”李如松不敢頂嘴,只能委屈說。
他的性格有些魯莽,原來在遼東跟著李成梁打土蠻他們,有時就帶著李家家丁沖陣,騎兵對騎兵對著砍,他這種性格也造成歷史上他的悲劇,不管對方多少人,就是一個勁沖,碧蹄館三千騎兵對三萬倭軍,血戰一場,砍了七八千倭軍,精銳家丁也損失幾百。
“你這種沖陣不是打仗,這是屠殺,大軍在給喀爾喀部精準打擊,只打他們留守老營的戰士,懂嗎?這些牧民并沒有錯。”
李如松點頭,他又不敢還嘴。
很快駱尚志帶著四千輔兵到達,剛整好隊伍,萬歷皇帝開始給輔兵分配任務。
“牧民東、西兩個方向分配,按照一戶一壯男、一壯女、兩個老人、兩個孩童分配,原有牧民家庭不發散,被打散的牧民家庭,按照朕說的組合,每戶分配兩匹馬、一頭牛、五只羊、一口小鐵鍋、五斤鹽、一石糧食、兩石糜子、一包茶葉,按照這個標準分配。”
“是!”
駱尚志先答應,隨后提出疑問:“陛下,為何把牛羊分給牧民,還給他們發糧食?”
“能帶走嗎?”萬歷皇帝冷笑。
“大軍一萬五千人,朵顏衛五千人,俘虜兩萬九千人,這就是五萬人,一天要吃多少糧食?”
駱尚志也明白,現在一萬五千人大軍,后勤軍隊就拖慢行軍速度,要是五萬大軍南下,行軍速度更加慢。
“是,末將明白。”
其實萬歷皇帝還有很多沒明說,他這是在草原打貴族,分牛羊,大軍專門打留守老營的戰士,他們都是喀爾喀部炒花他們的親戚,這些留守老營的人生活很不錯,可是普通牧民就很慘!他們還不如大明的流民,放牧的牛羊他們吃不到,只能啃骨頭,糜子也只能吃發霉的,酒更不用想。
這才出現雙向奔赴的情況,大明百姓、邊軍到草原種地,草原的牧民到邊鎮守城,跟著明軍打草原上的部落,這就像后世人去老美教漢語,老美的人到國內教英語。
戚繼光和吳惟忠帶領軍隊東、西兩邊推進,駱尚志帶著輔兵東、西兩邊安置牧民。
萬歷皇帝也交給李如松任務,讓他帶著長昂、董狐貍他們焚燒尸體,斬殺四千多人,這樣會滋生瘟疫,一百個人一個坑,澆上火油把尸體焚燒,然后掩埋上土,以后就充當肥料了。
趙士禎他們的煉鐵爐已經搭建完,把炮彈、箭頭、馬刀放進爐子,鐵水從爐子內流出,模具都是現成的,把鐵水倒進模具,就出來一個圓鐵片,然后用錘子打鐵片,慢慢打出鐵鍋的形狀,用砂紙把鐵鍋內部打磨光滑,把鐵鍋燒熱,用羊油擦一遍鐵鍋,這樣一口鐵鍋就完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台市|
濉溪县|
射阳县|
东乌珠穆沁旗|
新乐市|
喀喇沁旗|
内乡县|
廉江市|
琼海市|
剑川县|
安多县|
商洛市|
时尚|
弥渡县|
简阳市|
禹州市|
绍兴县|
杭锦后旗|
故城县|
调兵山市|
闸北区|
庆阳市|
双流县|
襄汾县|
宁晋县|
江门市|
南开区|
临沭县|
新邵县|
饶阳县|
宾川县|
平凉市|
吴江市|
兴宁市|
呼玛县|
临澧县|
股票|
溧阳市|
石门县|
田阳县|
融水|